近日,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成功調解一起外賣員勞務糾紛,不僅為當事人李某挽回800元經濟損失,更以高效務實的基層治理實踐,詮釋了“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的治理理念,讓群眾在細微處感受到法治溫度與社會公平。
聚焦“急難愁盼”
讓勞動者訴求有處訴、有人管
近日,外賣員李某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大同區綜治中心,他與某外賣平臺約定配送費為3元/單,然而到了兩個月結算時,平臺卻單方面降至2.5元/單,累計少付近800元,這不僅是騎行配送的辛苦錢,更是對勞動報酬約定的尊重。群眾的訴求就是工作的哨聲。接到求助后,大同區綜治中心迅速啟動“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機制。鑒于糾紛涉及勞動報酬,中心第一時間聯動區人社局,勞動保障監察科工作人員耐心傾聽李某陳述,細致核查配送記錄與結算憑證,將“法理”與“情理”相結合,為高效化解糾紛奠定基礎。
踐行“法理相融”
用法治思維破解基層治理難題
調解通過電話溝通進行,工作人員既講法律底線,也講社會責任。面對平臺負責人,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闡明“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約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法律義務,明確單方變更報酬標準的違法性;面對李某,則細致解讀維權途徑,引導其依法理性表達訴求。“外賣騎手是新就業形態的重要參與者,他們的勞動權益保障,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生活便利,更關系到社會公平正義的底色。”工作人員的話語直擊要害。
經過多輪溝通,平臺負責人深刻認識到自身行為的不當,立即通過微信向李某支付了拖欠的報酬,雙方握手言和。收到800元差額報酬的那一刻,李某感慨道:“沒想到一個電話就這么快解決了,本來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來的,沒想到工作人員非常負責任,態度熱情,工作效率高,還真的幫我解決了工資的問題,太感謝了。”
深化“治理創新”
以“小切口”做實“大民生”文章
多年來,大同區綜治中心切實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著力打通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糾紛的“最后一公里”。這起糾紛的圓滿化解,是該中心深耕基層治理的縮影。作為統籌基層治理、化解社會矛盾的“神經末梢”,中心始終將“群眾滿意”作為檢驗工作的標尺,通過整合司法、人社、信訪等多方力量,構建“受理—分流—調解—反饋”的閉環機制,讓群眾訴求“最多跑一次、一次就辦好”。
自成立運行以來,大同區綜治中心已接待來訪群眾200余人次,受理化解各類矛盾糾紛69件,辦結率達100%。從鄰里糾紛到勞動爭議,從家庭矛盾到消費維權,每一起案件的解決,都是對“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生動踐行。如今,在大同區,像這樣的“微治理”正源源不斷轉化為“大民生”的獲得感,中心將持續深化基層治理體系創新,以更精準的服務、更有力的舉措,守護好每一位群眾的合法權益,讓公平正義的陽光照亮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注入源源不斷的基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