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6q0m0"><sup id="6q0m0"></sup></ul>
  • <ul id="6q0m0"><dfn id="6q0m0"></dfn></ul>
    <dfn id="6q0m0"></dfn>
  • <strike id="6q0m0"></strike>

    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黑龍江伊春推行“林間復議”機制 讓行政復議直通群眾“家門口”
    時間:2025-07-02 09:28來源:龍江政法網責任編輯: 陳言

    在廣袤的黑龍江伊春林區,地廣人稀的地理特點曾讓群眾申請行政復議面臨諸多不便。如今,這一難題被黑龍江省伊春市司法局創新推出的“林間復議”工作機制成功破解。該機制宛如一座便民橋梁,將行政復議服務從機關辦公場所延伸至林海深處、田間地頭,真正打通了行政復議便民的“最后一公里”,為林區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與公正。

    組建“復議輕騎兵” 直抵一線解難題

    伊春市司法局精心打造了一支“復議輕騎兵”,由“辦案人+屬地辦事人員”組成工作小組,他們如同沖鋒在前的先鋒隊,根據案件具體情況,迅速直達現場開展調查。在調查過程中,辦案人員嚴謹核查案件事實,深入細致地了解申請人的真實訴求,并認真研判化解爭議的方案。他們充分發揮屬地司法行政部門或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優勢,這些組織熟悉當地情況,便于與群眾溝通協調,從而形成了高效協同的工作合力。


    在吳某復議某不動產登記中心不予登記案件中,吳某的房屋因年代久遠,所有權證記載的地址與現在房屋的地址不符,當年房管所留存的檔案中房屋信息欄空白,這使得吳某在辦理不動產轉移登記時遇到了重重困難。為了從源頭上解決這一難題,“復議輕騎兵”迅速行動,辦案人員向房屋所在地的社區和派出所調查了解情況,社區和派出所積極配合予以核查,最終確認吳某房屋當年的地址即為現在的地址,并由兩家單位出具了證明。不動產登記中心依據這些證明為吳某順利辦理了不動產轉移登記,申請人對此結果非常滿意,主動撤回了行政復議申請。

    開通“雙線服務快車道” 復議窗口搬到群眾家門口

    伊春市司法局創新性地開通了“預約定點+主動排查”雙路徑服務模式,為群眾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復議服務。一方面,針對60歲以上老人或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他們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提前預約復議辦理的時間和地點,辦案人員會按照約定準時前往,為申請人提供貼心的“點單式”服務,讓這些行動不便的群眾無需長途奔波,就能享受到專業的復議服務。另一方面,復議人員積極主動作為,對既有案件進行全面排查,將符合條件的案件主動納入巡回范圍。他們深入林區各地,提前介入開展工作,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實現了案件辦理從“被動響應”向“主動出擊”的轉變,大大提升了服務的覆蓋面、及時性和便民性。


    今年3月,復議人員接到一位老者的電話,稱自己于1年前在朋友處購買了一輛二手本田車,該車于2021年出廠,前幾天通過線上申領檢驗標志時,被告知該車發生過傷人事故,必須通過檢驗監管系統辦理此業務。老者對此結果不服,請求復議機關解決。復議人員在聽取老者的敘述后,第一時間聯系交警部門了解情況??紤]到老者年長,復議人員征求其意見后,與交警部門工作人員一同前往他的住處,當面向其解釋法律規定,并出示了車輛肇事導致人員受傷后就醫病歷等證據。老者心服口服,對復議人員為群眾服務的態度稱贊不已,一起行政爭議在復議前得到了妥善化解。

    創立“林間聽證會” 讓公平正義可感可及

    伊春市司法局創立了“林間聽證會”這一獨特的辦案模式,實行“現場聽證+即時調解”全流程辦案。對于應當聽證的案件,經當事人同意后,將“聽證室”下沉到林區一線,甚至田間地頭,直達群眾身邊。通過聽證,讓當事人有機會充分了解案件事實和法律規定,從而自我審視,初步衡量自身行為的對錯。聽證結束后,復議人員就地開展調解工作,進一步析理明法,促進案件的實質化解,維護林區社會的和諧穩定。


    今年1月,申請人宋某認為其承包的退耕還林地可能涉及征收,為了解征收相關文件規定,向某人民政府郵寄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申請公開其所承包地塊涉及征收內容的5份政府信息。某人民政府經查找答復宋某其申請的政府信息不存在,并作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答復書》。宋某不服,申請復議。復議人員到宋某住處聽取了意見,并對雙方提供的證據進行全面審查,認為某人民政府答復內容合法。但宋某始終認為其申請公開的信息存在錯誤。為消除宋某的質疑,復議人員與宋某、某人民政府工作人員一同前往當地檔案館,查找了宋某認為可能存在的2017-2019年所有政府信息。經查找,未找到其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宋某最終得以信服。

    今年以來,伊春市司法局已在10個縣(市)區復議機構全覆蓋選任了屬地辦事員,這些屬地辦事員負責案件發生地的溝通對接,并且根據案件情況協調當地社區、司法所、村委會工作人員配合案件調查和調解工作。制度實施以來,通過網絡和郵寄等“不見面”方式辦理復議申請31件,占收到申請的五成。深入縣(市)區開展實地調查、聽證5件次,當面聽取申請人意見32件次,申請人在“家門口”當場主動撤回復議申請1件;經過案前調解,申請人主動撤回行政復議申請15件,占接待案件數的近三成;審理中以調解方式結案16件,超過了全部審結案件的三成。

    伊春市司法局的“林間復議”工作機制,從人民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急難愁盼問題出發,勇敢地跳出傳統行政復議“坐堂問案”的機關化模式。針對林區的現實情況,該機制直視人民群眾的新需求、新期待,實現了制度創新與民生需求的精準對接。它讓公平正義從“文本規范”變為“可觸體驗”,用司法行政的“溫度”進一步提升了群眾對法治的滿意度,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為林區的法治建設和社會和諧穩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chinagohig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