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余公里的距離擋不住司法為民的腳步。當遼寧鐵嶺檢察官們帶著國家司法救助金發放決定書和生活物資走進兩個受傷家庭,冰冷的法律條文便有了溫度。一筆救助金或許無法填補生活的全部溝壑,但它傳遞的溫度,足以點燃一簇希望之火。
7月23日,在吉林省東遼縣凌云鄉一戶簡樸居室和伊通滿族自治縣某村農家,鐵嶺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李圣軒,檢委會專職委員武秋生一行,往返400余公里,先后走進兩個因命案陷入絕望的家庭。此行的任務是:上門看望因案陷入困境的劉某祥、劉某蘭夫婦及小林、小森兩位小朋友,現場簽署國家司法救助金發放決定書,并深入了解他們面臨的其他實際困難。
“請放心,8月底前錢就能打進你們指定的賬戶。”李圣軒握著老人的手承諾道。
李圣軒(左二)、武秋生(左四)一行看望劉某祥夫婦
走進家門
兩個破碎家庭迎來希望
兩個家庭的生活被一場兇案擊碎。1月15日,服務員劉某遭張某暴力侵害并被殺害,使依靠劉某贍養的劉某祥夫婦(均已年過六旬、體弱多病)和由其支付撫養費的幼子小林、小森頃刻間失去生活支柱。
鐵嶺市檢察院刑檢部門在辦案中發現兩個家庭“因案致貧”困境,迅速依職權向控申部門移送救助線索并啟動救助程序。經嚴格審查,確認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特事特辦,決定上門簽批國家司法救助金發放決定書。檢察干警現場指導家屬填寫相關文件,確保救助程序無誤、高效直達。
“這筆錢太及時了,真沒想到……感謝咱檢察院……”劉某祥夫婦眼里噙滿了淚花,言語間滿是感激。
解困之舉
救助金暫解燃眉之急
劉某祥夫婦表示:女兒劉某生前是家庭支柱,每月寄500元為劉某祥(患有嚴重心臟病,心臟支架術后喪失勞動能力)買藥。劉某祥夫婦靠微薄地租和妻子劉某蘭打零工維持生計。喪女之痛令劉某祥舊病復發,生活雪上加霜。救助金將用于買藥及基本生活開銷。
小林、小森這對雙胞胎的遭遇更令人揪心。父親呂某生打工受傷收入不穩,案發后受打擊失聯。撫養費斷供致兩個孩子拖欠幼兒園學費3個月,小林、小森全靠七旬患病的奶奶照料,家中尚有10萬元舊債。看著檢察官帶來的藍色書包和文具,孩子奶奶聲音沙啞:“他爸不知去哪兒了,娃上學錢沒了著落……”據悉,救助金將優先保障孩子學費及必要生活支出。
武秋生叮囑小林、小森的奶奶:“手續完成,錢快到了,請務必幫孩子按時上學。”
檢察有溫度
扶老攜幼進行時
簽字手續完成后,慰問更深切。
李圣軒寬慰劉某祥夫婦:“二老務必保重身體。”
在呂家,干警們詢問孩子近況和學習需求。武秋生叮囑老人:“大娘,您要照顧好身體,下一步我們會與當地村委會溝通,幫助兩個孩子爭取國家低保政策待遇!”
“我們不僅要確保司法救助金在8月底前足額、準時發放到位,更要持續關注這筆錢是否真正用在刀刃上,幫老人健康、助孩子成長。”李圣軒表示。
據悉,鐵嶺市檢察院已著手對接吉林當地民政、教育部門及基層組織,力爭為劉某祥老兩口和呂家小哥倆提供更持久的社會支持。
國家司法的關懷不會止步于一次救助金的發放,檢察院將持續關注這兩個家庭的實際困難,努力協調各方資源,確保老人能安度晚年、孩子能安心上學,讓這份來自法律的溫暖成為支撐他們走出困境、走向未來的堅實力量,檢察院后續將協調民政、教育部門及社會力量的持續幫扶,努力讓這溫暖細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