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中國成立,開辟中國社會治理新紀元——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75年篳路藍縷,75年櫛風沐雨。
新中國成立75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鄂爾多斯持續推進社會領域變革、堅定走向社會治理現代化,呈現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大局穩定的良好局面。
奮進新時代,逐夢新征程。尤其是2020年以來,作為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鄂爾多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綜合基地”全面建,聚力“防范化解社會矛盾風險”和“發揮智治支撐作用”重點創,聚心“暖城善治”品牌亮點塑,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暖城樣本”,社會和諧、鄉村和美、百姓和順的美好愿景正在成為現實。
2023年,鄂爾多斯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高達26.47萬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超越北上廣一線城市,再次位居全國榜首。教育文化、醫療衛生、養老育幼等公共服務水平位居中西部城市前列,連續三屆榮獲國家衛生城市,連續四屆蟬聯全國文明城市,連續三屆獲得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捧回平安中國建設最高獎項“長安杯”,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二)
黨建引領,探索社會治理“暖城路徑”。
基礎實,百姓安。一域治,天下安。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作出“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決策部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要求“加強和創新市域社會治理,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提高市域社會治理能力”;
……
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題中之義,是嶄新的時代命題。
“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是黨中央、自治區黨委交給鄂爾多斯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鄂爾多斯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劉振海表示,鄂爾多斯堅決扛起使命,全力以赴推動,緊緊圍繞試點創建目標,健全體系、完善機制、創新方法,創建工作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
2020年以來,鄂爾多斯緊緊抓住“市域”這個核心關鍵,在創建首批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和建設“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過程中,進一步創新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群團助推、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治理體制機制,重點防控化解五類風險,深入推進“五治融合”,確保各項任務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
——高位推動,是創建工作上下暢通、步調一致的關鍵。市、旗區、蘇木鄉鎮三級全部成立由黨政主要領導擔任雙組長的高規格平安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牽頭抓總、統籌協調,市、旗政法委(平安辦)成立工作專班具體負責推進,將試點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領導干部實績考核和紀檢部門專項監督,確保市域社會治理試點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制度體系,是創建工作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堅強支撐。鄂爾多斯出臺《試點實施方案》《創建攻堅方案》和《典范城市創建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完善政府負責體制,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推進企業和群眾訴求“接訴即辦”,建立起一套受理、轉辦、督辦、回復、回訪為一體的閉環式工作機制;完善群團助推體制,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機制逐步健全;完善社會協同體制,培育出“安達救援”“義工協會”等本土品牌社會組織;完善公眾參與體制,培育出“村民說事”等基層民主協商載體,廣泛動員城鄉群眾參與社會治理。
——嚴格督導,是各項任務高質量落實的有力保障。鄂爾多斯在健全黨委領導體制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督查機制、監督體制,出臺《社會治安穩定分析研判制度》,健全定期分析研判機制;派駐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包聯督導旗區、蘇木鄉鎮(街道)創建工作,實行周調度、旬通報、月督辦機制,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宣傳發動,是全民參與創建工作的動力源泉。鄂爾多斯向各旗區委書記致一封試點創建“動員信”,向各旗區、各部門下發提醒函和督辦函,發布“各級書記為市域社會治理代言”短視頻,引導各層級、各領域、各行業積極參與、齊抓共管,凝聚全民創建的強大合力。
而今,鄂爾多斯按照“分類施策”的要求,全力推進認領的“防范化解社會矛盾風險”和“發揮智治支撐作用”兩個試點項目,全面推廣“三分吸附法”和“多多評?碼上生活”平臺,先行探索出一條具有地域特色、資源優勢、時代特征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暖城路徑”。
(三)
“智治”起航,繪就社會治理“暖城方案”。
當前,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蓬勃發展,人工智能技術正深度嵌入社會發展,為社會治理水平提升提供了無限潛能。
2021年9月,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等8部委聯合公布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名單,共評選出綜合基地10家,鄂爾多斯市成功入選,是內蒙古唯一入選的綜合基地。
對鄂爾多斯而言,這既是機遇與優勢,也是責任與擔當。使命在肩、先行先試的鄂爾多斯,主動開展對智能社會治理的探索。
一經獲批實驗基地,鄂爾多斯即成立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綜合基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五年工作規劃和研究工作方案。
頂格推進之下,2021年鄂爾多斯以市政府所在地康巴什區為“試驗田”,立足“數”“智”手段提升市域社會治理水平,自主研發了“多多評·碼上生活”社區智能綜合服務平臺,推行“二維碼+”智慧治理模式。
一戶一碼、商戶創城碼、流動攤位管理碼、干部碼、隨手拍、網格員助手……在康巴什區,每家每戶都有一個“專屬”二維碼,使用“多多評”平臺,“碼上生活”“碼上治理”“碼上服務”“碼上經濟”“碼上代辦”“碼上協商”等功能場景,以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助力全民參與基層社會治理,讓“多多評”平臺的“數字大腦”成為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的“技術密碼”。
▲“多多評·碼上生活”社區智能綜合服務平臺
“通過線上,我們可以與社區網格員、網格民警、物業服務人員進行‘直連’,反映問題非常方便。”康巴什區育英一品的居民王女士說。
作為該平臺的研發團隊,鄂爾多斯高質量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子源介紹,“多多評”平臺目前已在全市9個旗區全面推廣,并成功落地青島萊西市、呼和浩特和林格爾縣,榮獲中央政法委“政法融媒公共服務獎”一等獎,入選商務部全國“誠信興商典型案例”。平臺累計注冊人數突破127萬人,成為鄂爾多斯推動基層治理智能化的重要抓手。
與此同時,圍繞全市“三個四”工作任務,鄂爾多斯近年來加快推進數字經濟、5G、大數據、物聯網等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成功引入京東方、長城等企業,軟件與服務信息業初具規模,培育了伊泰、曙光等4家軟件企業。這讓鄂爾多斯具備了加快智能社會治理建設的條件。
鄂爾多斯還高度重視實踐經驗的總結提煉。委托清華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院開展深入研究,積極聯合全國智能技術社會應用與評估基礎標準化工作組,將實踐經驗向標準規范轉化。鄂爾多斯市委網信辦作為主要發起單位之一,推動人工智能社會實驗設計指南、人工智能社會實驗實施指南、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社會影響評估指南三項國家標準的預研工作。2024年5月,三項標準提案上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目前已經完成專家評估和立項公示。
9月9日上午,2024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內蒙古自治區活動啟動儀式暨鄂爾多斯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綜合基地成果發布會在鄂爾多斯市舉行。
啟動儀式上展示了鄂爾多斯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綜合基地成果,發布了鄂爾多斯市地方標準《積分制基層社會治理數字平臺建設規范》、2024年度鄂爾多斯智能社會治理典型案例和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綜合基地課題研究成果,同步啟動國家標準研制起草工作。
鄂爾多斯市委網信辦負責人介紹,這三年來,鄂爾多斯市全力推進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建設,不斷優化基地建設方案和運行機制,搭建起智能技術社會應用與評估領域的標準體系,形成一整套系統化的人工智能社會實驗方案,實現了在社會治理中智聯提效、產業發展上智控賦能、公共服務中智享惠民,形成了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為國家智能社會治理提供了“暖城方案”。
(四)
多維聯動,提供社會治理“暖城經驗”。
功夫下在事外,工作做在日常。在烏審旗成功探索形成即知即調、分流分調、聯管聯調“三分吸附法”的新機制,正是鄂爾多斯防范化解社會矛盾風險的生動注腳。
2021年12月,鄂爾多斯市委政法委、紀委監委在烏審旗聯合召開現場會,在全市推廣“三分吸附法”典型經驗做法,以實現“三個95%、一個100%”目標,讓市域成為重大社會矛盾風險的“終結地”。
2022年3月,鄂爾多斯市《探索“三分吸附法”把住社會矛盾風險外溢關》入選第六次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交流會書面交流材料,鄂爾多斯成為自治區唯一交流盟市。
2024年2月,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對全面推廣“三分吸附法”進行了再次安排部署。
“三分吸附法”在鄂爾多斯全面推廣運用以來,各旗區、各有關部門充分學習借鑒、立足自身實際,探索形成了康巴什區“數治解紛、三維閉環”、達拉特旗“通情達理”、準格爾旗“鄉安五事”、鄂托克旗“千里草原安睦隆”等“三分吸附法+”品牌。
2024年6月,準格爾旗魏家峁鎮雙敖包村烏蘭哈收社村民王某反映其8畝多草地被他人占用,要求給予明確土地權屬。
雙敖包村黨總支書記劉玉斌說,接到訴求,村里經過調查核實,啟動村民說事程序,組織當事人和知情人到田間地頭現場指認,同時調取土地征收補償協議書、王某的草原確權證書、簽字確認表等證據,最終證明王某主張的8畝2分草地權屬確實歸其所有,事情得到了圓滿解決。
基層群眾唱起了“主角”,身邊的人解決身邊的事,糾紛少了;責任單位挑大梁,對口的人解決對口的事,推諉少了。
“三分吸附法”從鄉鎮基層走來,經過不斷的探索應用,在城鎮社區、工業園區也有了新的實踐。
走進伊金霍洛旗阿勒騰席熱鎮水岸花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業態群體和老年人、嬰幼兒、黨員等各類群體在這里都能享受到便捷智能的服務。
伊金霍洛旗蒙蘇經濟開發區融治中心聚焦“服務、治理、監管、打擊”4大核心業務,融合了連心法庭、交通事故快處中心、網格員義警工作站和宣傳體驗館,為轄區企業、職工提供消防環保、安全生產、交通管理、經濟金融等領域全方位的服務保障,實現了“服務惠企、除險安企、監管助企、打擊護企”4大目標。
社會治理是一項事關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重大命題,新時代新征程,新形勢新任務。
9月6日,鄂爾多斯社會治理領域迎來了一項重要成果——《矛盾糾紛分級分類多元化解規范》鄂爾多斯市地方標準正式發布。這是鄂爾多斯在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法治化進程中的又一重要舉措,為進一步構建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持續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供了智慧方案。
9月27日,《鄂爾多斯市平安建設條例》經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批準通過,該條例的批準通過,將進一步提升鄂爾多斯平安建設工作法治化、規范化水平,有力助推全市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串串數據、一項項成果,印證75年來鄂爾多斯社會治理的發展進步。
當今,鄂爾多斯這座溫暖之城、善治之城、平安之城,正在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傾全市之情,奮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典范城市,以“市域之治”助推“中國之治”,從“平安”邁向“長安”,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闊步前行。
75年,民生加快改善,社會治理不斷完善,“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閃耀在中國共產黨的時代答卷上。
從2020年到2035年,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將基本形成,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
暖城善治,未來可期,一個讓人民群眾樂享公共服務優質、精神生活富足、人居環境優美、治理效能高效的幸福暖城正在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