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破曉,漸漸灑滿大地。此時,在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法院家庭教育指導室內,氣氛格外凝重。今天,家庭教育指導師梁晉芳要面對的是三個家庭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剛剛因為盜竊罪被判處了緩刑。
門被推開,梁晉芳看到三張年輕卻黯淡的臉龐:小浩(19歲)、小文(18歲)、小澤(18歲),他們的父母站在身后,欲言又止的眼神里藏著同樣的困惑與痛惜。
時間回到一年前。
小浩、小文、小澤共謀盜竊。一天凌晨,三人來到某小區,小文在周圍“放風”,小浩、小澤在小區內尋找目標,通過“拉車門”的方式盜竊車內財物,共在兩輛車上盜竊190余元現金、一個金手鐲、一個金戒指、一臺平板電腦。
考慮到三人均認罪認罰,且作案時系未成年人,已退賠被害人損失,運城市鹽湖區法院依法對三人判處緩刑,并處罰金。
每個走上犯罪歧途的孩子,都讓家庭痛苦、讓社會痛心!庭審結束后,審判長趙萍對三名少年進行了法治教育,幫助他們糾正不良思想,矯治觸法行為,從心底真正知錯、認罪、悔罪。
“對于青少年犯罪案件,絕對不能‘一判了之’,我們在堅持做好教育、感化、挽救工作的同時,會深入剖析犯罪原因,根據他們的身心特點、過往經歷和走上犯罪道路的成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疏導。”趙萍說。
經過深入了解,趙萍發現這三個孩子的家庭都不同程度存在親情陪伴、家庭教育、規范引導缺失等問題。
解鈴還須系鈴人,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導是少不了的。于是,趙萍將三個孩子的家長帶到了家庭教育指導室。
面對家庭教育指導師梁晉芳的時候,幾位家長的述說如同冰封的河面裂開縫隙,漸漸顯露出平靜下暗藏的洶涌——
小浩的母親一開口眼淚便奔涌而出:“從小到大,老師都說他聽話……”可誰知道,面對母親無盡的嘮叨,“聽話”只不過是他的“面具”。這些年,小浩因為擾亂公共場所秩序、尋釁滋事已經兩次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其中一次因未成年不執行)
小文的父親怒目而視,憤怒已經讓面部扭曲,他在小文身上打量著:“做錯事,就要打!”這六個字,字字如針氈。在父親日常一個個的巴掌里,小文學會了撒謊,謊言成了他的“甲胄”,就連自己曾因尋釁滋事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因未成年不執行)并處罰款的事,都能撒謊騙過父母。
小澤安靜地望著窗外,父母老來得子后,便將他交給奶奶撫養。這些年,他習慣沉默,把心事壓塊石頭沉入心底,“比較好面子”,這是父母對他僅有的了解。
這些聊天的碎片,拼湊出一個殘酷的真相:親子之間缺乏充分、有效、真誠的溝通,未能建立起安全、信任的依戀關系。
梁晉芳意識到了這三個家庭存在的問題,當務之急是促使這三對家長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家庭,引導父母學會與青春期孩子平等交流,幫助父母解決無溝通技巧、無教育方法、無管教措施的監護困境。
梁晉芳的目光掃過三對父母,她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在凝滯的空氣中蕩開:
“規則,你們或許都給了。可當孩子的內心在無聲呼救,那情感的回響,你們是否真正‘聽’見?”
“你們給予的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嗎?孩子是否真正得到了理解與尊重?”
“可曾‘看到’那些未被言說的掙扎與渴望,藏在叛逆或沉默的背后?”
“你們,是否‘允許’孩子帶著真實的喜怒哀樂,自由地站在你們面前?”
……
面對梁晉芳拋出的一系列提問,這三對父母低頭語塞,或愕然、或沉思、或悄然紅了眼眶,竟一個也回答不了。
正是這些欠缺,讓三個少年在內心風浪肆虐時,找不到“家”的安全島去停泊。孤獨、困惑、不被理解的苦悶如藤蔓纏繞,導致他們長期處于負面情緒的裹挾中,面對困境難以做出理性判斷,最終滑向犯罪的深淵。
“現在孩子走到這一步,我們該怎么辦啊?”家長們著急地詢問。梁晉芳語氣柔和下來,開出的“藥方”卻字字千鈞——
“理解與接納是土壤,父母要保持平和包容的心態,給予孩子探索自我的空間,等待幼苗破土。”
“愛就要大聲說出來,‘爸媽理解你的不容易’‘我們都愛你’‘我們允許你……’這些話語是修復信任的基石,能夠重塑孩子的安全感。”
“尊重界限,留白天地寬。少一點‘你應該’,多一點‘我懂得’,不要過度掌控,允許孩子保留自己的角落。”
“溝通之道,貴在傾聽不評判。鼓勵孩子與父母自由探討,理解其認知和情緒。”
“做情緒的擺渡人,敏銳察覺孩子的情緒暗涌并及時疏導,幫助孩子理解身心的潮汐漲落。”
……
聽完梁晉芳的一席話,三對家長都陷入了沉思,小浩母親的手懸在半空許久,試探著攏住兒子的肩。小文父親常年緊繃的嘴角松動了幾分,他看向兒子的眼神多了一絲從未有過的溫柔。小澤沒有甩開父親伸出的手,兩只手掌相觸的瞬間,一行眼淚從臉上滑落。
“和諧的家庭環境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我認為家庭教育指導的意義就在于,幫助父母學會如何更好地跟孩子對話溝通,修復親子關系,營造一個有管、有教、有愛的家庭環境。”梁晉芳講道。
而且,通過家庭教育指導精準介入,能夠從根源上化解青少年教養困境,為涉罪青少年教育矯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家長是涉罪青少年教育矯治的重要力量,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通過家庭教育指導,引導、督促監護人依法履行管束教育責任,配合司法機關做好幫教矯治工作。”趙萍說。
近日,趙萍和梁晉芳對三個家庭進行了回訪,發現他們的家庭監護狀況明顯改善,父母能夠更加理解尊重孩子,學會了如何和孩子相處,親子關系由裂隙走向了彌合,三個孩子也都步上正軌:小浩一直為曾經做的那些事情后悔,正在努力找工作,自食其力;小文目前在一個超市打工,知道了父母掙錢的不容易;小澤和父母的話也多了起來,家里時不時傳來歡聲笑語……
正如梁晉芳所言:“我們將推進司法保護與家庭教育指導深度融合,我堅信,我們所做的每一點努力,都會改變迷途孩子的一生。”
來源:山西高院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