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6q0m0"><sup id="6q0m0"></sup></ul>
  • <ul id="6q0m0"><dfn id="6q0m0"></dfn></ul>
    <dfn id="6q0m0"></dfn>
  • <strike id="6q0m0"></strike>

    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不止“平原槍聲”!這支義警隊正用行動護平安
    時間:2025-09-08 16:15來源:河北長安網責任編輯: 陳言

    近日,棗強縣“平原槍聲——棗強抗日戰爭印記館”內人流如織,肅穆的展廳里,秩序井然。跟隨講解員的講解,聽眾不時駐足凝視展品、史料,相互交流感悟。

    圖片

    印記館位于棗強縣肖張鎮,作為曾經冀南平原抗日斗爭的重要區域,該鎮是紅色經典、抗日戰爭題材長篇小說《平原槍聲》故事的發生地。館內通過圖片、實物、史料及場景復原等多種形式,再現了抗日戰爭時期棗強軍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英勇斗爭的歷史畫卷,是該縣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弘揚紅色文化的重要陣地。

    人群中,有一群聽眾格外特殊——他們身著統一的藏藍色執勤服,臂膀上“義警”的徽標熠熠生輝。他們,是棗強縣公安局肖張派出所指導組建的“平原槍聲先鋒義警隊”隊員。

    去年以來,棗強縣公安局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將義警隊伍建設作為深化基層社會治理、推動平安建設的重要抓手,依托全縣12個派出所,組建了12支以地域特色及先進文化理念命名的義警隊伍,同時吸納14個社團組織及2個企業入駐義警服務發展中心,為新時代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回望:烽火歲月鑄就精神力量

    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侵華日軍大舉南侵。面對日軍的瘋狂“掃蕩”,八路軍一二九師挺進冀南。1939年3月8日,日偽軍千余人侵占棗強縣城,繼而在縣內的較大集鎮和交通要道處,強拉民夫,硬拆民房,先后修據點、建炮樓30余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在棗強這片土地上與廣大人民血肉相連、同仇敵愾、浴血奮戰、共御敵寇,譜寫下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

    “在抗擊日偽軍的一系列戰斗中,尤其以七打肖張據點最為傳奇,從最初的反復拉鋸到1945年的決戰決勝,這一系列戰斗幾乎貫穿了整個棗強抗戰時期。而這段歷史,也被寫進了《平原槍聲》小說里。”印記館講解員馬恒璇動情講述,小說作者李曉明作為游擊戰主要指揮員參加了肖張鎮的歷次戰斗,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智取肖張鎮據點和肖張鎮殲滅戰。

    圖片

    “平原槍聲”棗強抗日戰爭印記館內景

    1941年12月,日軍占據肖張教堂設立據點,駐有86名裝備精良的偽軍,戒備森嚴。1944年春,縣大隊趁夜間涉水越墻去肖張鎮據點偵察,摸清了敵人的活動規律和防御漏洞,后決定利用據點外廢棄房屋設伏。同年7月,縣大隊采用聲東擊西策略,先在流常據點方向制造假象誘敵固守,再于凌晨潛入設伏點。拂曉時趁偽軍開門之機,28名戰士突入據點,經激戰俘獲全部守軍,繳槍64支,我軍無傷亡。

    1945年,抗戰進入反攻階段。4月,日軍因供應斷絕頻頻外出搶糧。一日清晨,趁日軍據點兵力空虛,縣大隊與馳援而來隊伍合圍殲敵,取得棗強縣對日偽最后一次大殲滅戰勝利,被譽為“黎明前的一曲凱歌”。同年6月25日,日偽軍潰敗,全縣解放。

    圖片

    肖張鎮公路旁的“平原槍聲”標志牌

    一次次戰斗,一個個英勇事跡,展現了抗日軍民的智慧和勇氣,積淀了深厚的紅色基因,成為肖張鎮代代相傳的精神財富,激勵著后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引領:紅色血脈催生義警隊伍

    為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創新推進基層社會治理,肖張派出所深入挖掘當地深厚的紅色資源,決定組建一支具有鮮明抗戰特色的“平原槍聲先鋒義警隊”。作為全縣的特色義警隊伍之一,他們充分借鑒抗戰時期“軍民聯防、群防群治”的寶貴經驗,將“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的理念與新時代“楓橋經驗”相結合,動員轄區內熱心黨員群眾、退伍軍人、社區骨干等加入義警隊伍。

    “看到義警招募信息,我第一時間就報名了!”熱心公益事業的陳秋令,內心有著沉甸甸的家園責任感?!耙郧拔揖褪巧鐣娼M織成員,在自己能力范圍內能幫到大家,我感覺既充實又有意義。加入這支發揚傳承抗戰精神的義警隊伍,我深感光榮,更有種難以言喻的使命感?!彼f,作為義警隊員,要傳承的不僅是歷史的記憶,更是那種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信念,并將其轉化為維護社會穩定、服務人民群眾的實際行動。

    2024年12月,“平原槍聲先鋒義警隊”正式組建成立,協助公安機關開展日常巡邏、防范宣傳、矛盾調解、應急協助等工作。陳秋令擔任義警隊隊長。

    今年1月的一天,在肖張鎮迎賓街上,陳秋令發現一位老人摔倒在地,臉頰流血且無法動彈。他立即通知附近的隊員前來支援并報警,后肖張派出所值班民輔警火速抵達現場處置,同步聯系120急救,老人得到了及時有效的救治。

    “遇到緊急情況,不能總這樣干著急、干瞪眼!”陳秋令說。為了更好地提供救助和服務,不久前,他考取了國家應急救援證書,系統掌握了各種專業應急救援技能。在他的帶領下,“平原槍聲先鋒義警隊”獲得了群眾由衷的認可和支持,越來越多群眾主動申請加入隊伍中來。

    一傳十,十傳百……義警隊組建8個月以來,成員已達120人。這支隊伍不僅是治安巡防的力量,更是傳承紅色基因的載體。

    棗強縣公安局定期組織義警隊員開展黨建活動,多次前往“平原槍聲——棗強抗日戰爭印記館”、焦裕祿精神展室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主題教育,讓義警隊員在工作中體悟和發揚革命先輩的奉獻與協作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警民魚水情的生動實踐,為平安建設注入澎湃的“紅色動力”。

    “當年,我們的先輩拿起槍,守護的是國家的‘大家’;如今,義警隊員們穿上隊服、戴上袖標,守護的是社區的‘小家’?!刈o’的責任感是一脈相承的?!毙埮沙鏊L賈曉光說。

    傳承:躬身力行詮釋責任擔當

    “這兒擺攤的這么多,怎么偏偏讓我挪?你們就是看我們不順眼!”

    “大爺,您消消氣,咱這攤子確實擺到路中間了,三輪車都過不去……咱往邊上挪半米,買賣照做還不堵路,行不?”

    今年2月14日,農歷正月十七,在肖張鎮大集的街道上,商販占道擺攤現象嚴重,過往車輛通行受阻,交通癱瘓。在集市巡邏的民輔警和義警隊員們隨之忙碌起來,對商販們進行教育勸導。

    這工作可是個“老大難”,義警隊隊員李博對此感受頗深,“我們上前勸導,經常是好話說盡,換來的卻是冷眼和埋怨。”

    圖片

    肖張派出所所長帶領義警隊員到轄區老人家走訪慰問

    “老一輩當年打鬼子,面對那么復雜的局面,靠的是團結一心。”李博用抗戰精神給攤販們打比方:“咱們這條街就是一個大家庭,把整條街的環境秩序做好,道路通暢了,來集市的人不就更多了,豈不是大家都受益?”這么一擺道理,老百姓們都信服。

    今年6月,“三夏”大忙時節,肖張鎮廣袤的麥野上收割機械轟鳴不息。

    一連幾日,陳秋令和隊員劉功等跟隨肖張派出所民輔警一同走進麥田,展開了密集的田間巡護與安全宣傳,為老百姓豐收筑起最安心的圍欄。

    “師傅累了吧?安全駕駛可馬虎不得!”“大家千萬不要在麥田吸煙,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大面積火災……”暖心的囑咐既是提醒更是慰問。他們深知,細致排查與預警,是防范危險最有效的手段。

    肖張鎮的老人曾描述當年烽火歲月:“麥田與青紗帳一樣,常是戰斗和掩護的地方?!比缃?,抗日硝煙早已散去,為民情懷依然在田間延續流淌。

    歲月長河,“平原槍聲”從未遠去,英雄精神永留人間。棗強公安持續以紅色精神為引領,在平安建設的征程上勇毅前行,用忠誠與擔當續寫著新時代平安華章。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chinagohig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