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法院機關黨委在區委政法委和院黨組的領導下,深化 “五聯五進”“法官e站”黨建法治共建機制,結合工作實際,在轄區多個社區設立了“一米法庭”司法便民點,聯合人民法官與人民調解力量,幫助“老街坊”把糾紛化解在家門口。

左文兢(中)和同事深入社區開展調研
“‘一米法庭’中‘一米’諧音‘益民’,取‘有益于人民’之意。一米之距,代表法院與群眾距離貼近,傳遞‘一套桌椅、一米見方,努力化解糾紛,促推社會治理’的工作理念?!闭勂鹪O立初衷,石景山區人民法院機關黨委副書記朱建峰說。人民調解員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具體實踐者,亦是化解群眾矛盾糾紛的主力軍之一。石景山區人民法院機關黨委在社區設立“一米法庭”司法便民點,深化人民法官與人民調解員合作,書寫了基層調解“1+1>2”新篇章。
“智力支撐”讓社區調解有道有方

干警在“一米法庭”開展法治宣傳
2024年8月,家住八寶山街道四季園社區的老王因房屋老舊小區改造的事情,增添了不少煩惱。老王所在的小區被確定為改造小區,鄰居小李因為自家新裝修不同意改造,并拒絕在同意書中簽字。
與小李多次協商未果后,老王和幾位鄰居又接連遭遇“閉門羹”。情緒激動的他們來到社區“一米法庭”司法便民點,接待老王一行人的是社區黨支部書記郭桂云和調解員小樊。為了盡快解決問題,郭桂云撥通了石景山區人民法院對接法官張云的電話。結合審理的案件和法律規定,張云向郭桂云介紹了相關問題的調解經驗。“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全體居民的公共利益,但居民個人的物權也受法律保護。調解這類問題需要綜合考量各方利益,達成公共利益和個人權益的平衡。”張云綜合考慮小李的疑慮和老王的訴求后,指導郭桂云擬定了調解方案。
方案一出,郭桂云心里有底了。她把小李約到“一米法庭”,結合樓宇現狀、典型案例,給小李上起了“法治課”。一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說后,小李的態度慢慢轉變了,“這事兒我明白了,給我點時間,先做做家里人的工作?!庇诌^了幾天,小李一家同意動工了。郭桂云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給張云打電話,“張法官,又調成了一起。”
“前后聯動”讓矛盾糾紛和諧化解

干警在“一米法庭”與人民調解員聯合開展矛盾糾紛調解
2023年6月,李某到八角街道楊北一社區“一米法庭”司法便民點咨詢小區內一處房屋的繼承事宜。調解員小張在接待過程了解到,李某父母早年間在社區共同購置一套房產,產權各占50%。父親去世后,母親趙某與李某居住在房屋中。李某想繼承父親名下50%的房屋所有權,但因兄弟姐妹中有兩人已定居國外,公證處無法為其出具關于繼承事項的公證書,不動產登記中心亦表示無法為其辦理產權變更登記手續。
小張聯系到“一米法庭”的對接法官左文兢、姚媛。在充分了解情況的基礎上,兩位法官建議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解。在小張的指導下,李某準備好相關材料,并通知兄弟姐妹們按時線上參加調解。調解當天,兩位法官如約來到“一米法庭”,當場接收材料、當場開展調解。
一周后,李某收到了調解書。“開始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社區咨詢,沒想‘一米法庭’工作承接這么順暢,這么快就把事兒辦成了。”李某為“一米法庭”的工作效率點贊。
“精準培訓”讓專門力量更加專業
石景山區人民法院機關黨委聚焦群眾關心的相鄰權、繼承權、人格權等內容,為人民調解員提供訂單式培訓,精準滿足調解隊伍的工作需求。
“法官,這場庭審讓我很受啟發,舉證質證的很多細節是我在調解過程中沒有注意到的?!碧O果園街道蘋三社區的人民調解員小李經常鉆研調解的技巧和方法,“回去后我再仔細琢磨一下,把法官的問詢方法也應用到調解工作中來?!?
石景山區人民法院機關黨委依托“一米法庭”機制,邀請社區人民調解員旁聽庭審,讓調解員了解法官審理案件的思路,學會總結歸納爭議焦點、認定證據,并以此為基礎,提升調解工作的規范性和專業性,提高調解成功率。
“‘一米法庭’是我院機關黨委的黨建共建創新項目和黨建品牌,旨在傳播‘益民’法治文化、做深做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實踐。下一步,機關黨委將深挖“一米法庭”法治文化內涵,將‘益民’理念融入案件辦理、隊伍培育、服務基層治理等多方面,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敝旖ǚ逭f。
來源/《北京支部生活》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