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未改,奮斗不止。北京市公安局大興分局人口管理和基層工作大隊副大隊長范怡婷從基層社區民警做起,以無畏的堅守和無私的奉獻,在平凡崗位上書寫擔當,用堅實臂膀為群眾筑起安寧的屏障。她先后榮獲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北京榜樣、市局巾幗文明崗優秀女民警等榮譽稱號。
范怡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著無私奉獻的為民篇章,詮釋了人民警察的使命與擔當。
熱心服務群眾爭做為百姓排憂解難的“貼心人”
2016年,范怡婷主動請纓,來到北京市公安局大興分局團河派出所,成為首座御園社區民警。這個社區規模龐大,人員構成復雜,有2600多戶、近萬人,流動人口占比超半數。初來乍到,面對陌生的環境和居民,年輕的她沒有絲毫退縮,決心用真誠打開居民的心門。
范怡婷發現社區老人多,安全防范意識薄弱,便依托社區老年大學,創辦“安全小課堂”。第一期聚焦電信詐騙,她精心篩選30多個真實案例,把晦澀的防騙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故事。
社區里的牛姨,子女不在身邊,獨自照顧癱瘓在床的老伴。范怡婷得知后,主動承擔起照顧牛姨一家的責任,每周都要上門看望一兩次,幫忙打掃衛生、采購生活用品,陪牛姨聊天解悶。一個暴雨夜,范怡婷接到牛姨的求助電話,說老伴突然身體不適。她不顧惡劣天氣,立刻冒雨趕到牛姨家,和牛姨一起將老人送往醫院。在醫院里,她跑前跑后,幫忙掛號、繳費、取藥,直到老人病情穩定。牛姨滿含熱淚地說:“閨女,你比我的親生孩子還親吶!”從那以后,“警察閨女”的稱呼在社區里越傳越廣,居民們遇到困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范怡婷。
在社區工作的五年間,范怡婷累計發放警民聯系卡5600余張,手機通訊錄里存著2400多位居民的電話。她的手機24小時開機,隨時接聽居民的求助。有時一天要接50多個電話,從鄰里糾紛到家庭瑣事,她都耐心傾聽、全力解決,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勇于創新爭做提升公安新質生產力的“探索者”
2021年,范怡婷憑借出色的工作表現,被任命為大興分局人口管理和基層工作大隊副大隊長。從“謀一域”轉變為“謀全局”,新的崗位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和挑戰,但她始終堅守初心,迅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推動派出所主防落地見效,是她工作的重點之一。面對部分基層民警改革初期的不適應,她深入基層,與民警們面對面交流,了解他們的困惑和需求。在一次調研中,一位老民警皺著眉頭說:“范隊,以前的工作模式用了這么多年,一下子變了,真不適應。”范怡婷微笑著耐心解釋:“改革是為了讓我們的工作更高效,更好地服務群眾。雖然一開始會不適應,但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找到更適合的工作方法。我們一起努力,有問題隨時跟我說。”為了幫助民警們適應改革,她組織了多場培訓和交流活動,分享先進經驗和工作技巧,讓改革得以順利推進。全局25個派出所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為了從源頭上摸排化解矛盾糾紛,范怡婷牽頭制定全面推進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的工作指引。在制定過程中,她查閱大量資料,走訪多個社區,廣泛征求民警和居民的意見建議。經過反復修改完善,一份詳細、可操作性強的工作指引誕生了。這份指引明確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的各個環節,為民警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標準,有效提升了分局矛盾化解工作的質效,為維護轄區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此外,她還牽頭開展安全感滿意度考評試點,創新推進智慧平安社區建設,實現從單靠人力到“科技+人力”的創新性轉變。
文/董振杰圖/北京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