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勇在安徽省臨泉縣下訪接訪
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履職辦案
以公正司法彰顯法律權威和司法溫度


11月13日下午,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應勇一下飛機就驅車前往安徽省臨泉縣檢察院,接訪兩起申訴、信訪案件當事人。
“我這次是專程來面對面聽取你們的訴求,進一步了解、核實案件情況,與你們一起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感謝你們選擇相信法律、相信檢察機關!”11月13日下午,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應勇一下飛機就驅車前往安徽省臨泉縣檢察院,接訪兩起申訴、信訪案件當事人。
魯某因不服檢察機關對被不起訴人涉嫌交通肇事罪作出的不起訴決定、石某因不服法院民事判決向檢察機關申請監督未得到支持,逐級申訴、信訪到最高檢。最高檢受理后,指定專人立案復查和接待,并調閱卷宗、復核相關證據,依法進行審查。在確定接訪案件后,應勇詳細查閱兩起案件的案卷和材料,多次聽取案件辦理情況匯報,全面了解案情,與承辦人圍繞案件事實認定、法律適用、司法救助、矛盾糾紛化解等問題進行研究討論。
“對你家庭的不幸遭遇,我深表同情和慰問,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司法機關辦案根本還是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檢察機關履職辦案也必須嚴格依法、公正司法。”
“這起案件超過訴訟時效,你們自身也是有責任的。希望你們從中吸取教訓,增強法律意識,學好法用好法,及時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檢察機關經過走訪核實,了解到你們的家庭確實很困難,符合司法救助的條件。我們將依照有關規定,為你們提供力所能及的救助。”
“你們都還很年輕,希望你們能夠放下包袱向前看,過好今后的生活。如果將來聽到你們過得很好、很幸福,我會更為你們高興。”
…………
接訪過程中,應勇逐一聽取申訴人和信訪人的訴求,詳細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耐心細致解答法律問題“解法結”,將心比心紓困解憂“化心結”,鼓勵他們盡快從案件中走出來,勇敢向前看、邁向新生活。
“我對檢察機關的處理結果完全認可,我反映的問題就此‘翻篇’了。我會努力把孩子撫養好,把老人贍養好,把一家老小的日子過好。”“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家的幫助。最困難的日子已經過去,我們會繼續孝順父母、努力工作,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在應勇和承辦檢察官的釋法說理和教育引導下,申訴人、信訪人均表示認可和接受檢察機關的初核意見。

接訪后,應勇就地與安徽省檢察院以及兩起案件所在地檢察院的檢察長一起召開座談會。
“兩起案件在檢察環節總體都做到了依法公正辦理,定性是準確的、處理是恰當的,但檢察為民永無止境、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永無止境。要始終‘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朝著‘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不懈努力。”接訪后,應勇就地與安徽省檢察院以及兩起案件所在地檢察院的檢察長一起召開座談會,共同研究兩起接訪案件的后續工作,研究提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工作的舉措。應勇強調,要學思踐悟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關于增進民生福祉和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等要求,堅持人民至上,鞏固深化“檢護民生”專項行動成效,持續做實人民群眾可感受、能體驗、得實惠的檢察為民。
“司法不是冷冰冰的,應當是有溫度的司法,是法理情有機統一的司法。”應勇強調,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感受往往來自于具體案件,每一個司法案件都承載著民生、連結著民心。要真正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履職辦案,把檢察為民融入到每一個具體案件中,貫穿到監督辦案的每一個環節中,體現到與當事人的每一次接觸中,增強“如我在訴”意識,以公正司法彰顯法律權威、司法溫度。要不斷改進辦案方式方法,努力從案卷中走出來、從辦公室走出來、從檢察機關走出來,加強實質性審查,進行實質性判斷,解決實質性問題,真正通過履職辦案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人民群眾到檢察機關申訴、信訪是對檢察機關的信任,依法解決群眾合理合法訴求是檢察機關必須擔起的責任。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檢察信訪工作法治化,綜合運用檢察聽證、司法救助、社會救助等措施,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多元化解、有序化解,努力實現案結事了人和,讓公正司法與老百姓心中的那桿秤同頻共振,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就在眼前。
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覃衛國,安徽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宋文娟,全國人大代表劉玉杰,最高檢有關業務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接訪。
(圖片:程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