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6q0m0"><sup id="6q0m0"></sup></ul>
  • <ul id="6q0m0"><dfn id="6q0m0"></dfn></ul>
    <dfn id="6q0m0"></dfn>
  • <strike id="6q0m0"></strike>

    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一 路 芬 芳
    時間:2019-08-14 14:33來源:責任編輯:

    ——讀《毛澤東詩詞鑒賞》有感

    年少的時候父親的書架上有很多的書,而我最喜歡的是那本《毛澤東詩詞鑒賞》,為什么會喜歡呢因為它的封面是紅色的。父親看我喜歡,每次我拿在手里,父親都回教我念上幾句。每背會一首父親總會夸獎我,并說只要背完詩集就把這本書送給我。那時會背很多首毛主席的詩詞,但因為年齡小很多詩詞是理解不了的,到了上學的年齡父親將這本《毛澤東詩詞鑒賞》放在了我的書柜上。

    學生時代語文課本上的一首《沁園春·雪》的學習讓我對這位國家的開國元勛肅然起敬,1945年11月這首詞的發表,轟動了整個中華大地。“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如此的胸襟和氣魄和才氣來自我們的中國共產黨領袖,讓當時的世人不得不折服。通過這首詞的學習,再次掀起了我認真閱讀毛主席詩詞的熱情,“大手筆,大氣象,大意境”是主席同志詩詞的特點,有著氣貫長虹,博大寬廣之氣勢和遼闊,正因為有了這樣壯志凌云的胸襟和氣魄才能領導我們的黨和革命走向勝利。

    一次學校組織我們到云大參加詩歌朗誦會,我和幾個同學想了又想,最后決定朗誦一首主席的《采桑子·重陽》。當我們朗誦到“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時臺下響起了陣陣掌聲,那時正值深秋,朗誦會結束我們走在銀杏大道上望著金黃的樹葉,我們開始細細思量這首詞,這首詞創作于1929年10月,當時主席已經離開紅四方面軍的領導崗位,身體又患病。他來到上杭、永定農村,一面養病,一面領導地方土地革命斗爭。這首詞一掃文人墨客對秋的悲愁,為我們營造了一個恢宏開闊的藝術境界,詩人從人生感悟落筆,擺脫了個人的得失,抒發了一個革命者的豪情壯志。一句“寥廓江天萬里霜”,概括出了秋天的多彩畫卷,絢麗的詩境,喚起了人們為理想而奮斗的英雄氣慨。深秋的風輕輕吹過,感謝主席給我們帶來了這樣一份巨大的集文學、思想、革命意志為一體的無價之寶,我們的眼前一片金黃,我們對未來,對明天充滿了希望和夢想。

    離開了學校我成了一名監獄人民警察,面對我的工作我充滿著驕傲和自豪。多年來從來沒有放棄過閱讀。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仍然喜歡讀這本《毛澤東詩詞鑒賞》,這個時候的閱讀,加深了對主席詩詞的進一步理解。小時候父親有一次出差到井岡山,回來后教我念了1965年主席創作的《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千里尋故里,舊貌換新顏。”當年是無法理解的,現在讀來,讓我感到了井岡山是我們黨的第一個革命根據地,井岡山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勝利的必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銘記和發揚才能“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寫到這里再次感受到了主席詩詞的思想藝術價值,是中國人民的教科書,也是人類共有的一筆精神財富。同樣讓我想起了監獄這塊厚重的土地,我們只有依靠著她才能長成參天大樹,我們只有發揚和繼承監獄發展的根基牢牢扎根在祖國的大地上才能闊步向前。

    在主席創作的詩詞中一共有三首是寫給自己的革命戰友和親愛的妻子楊開慧同志的,《賀新郎·別友》是主席寫給開慧同志的第二首。1923年9月主席為了革命事業不得不拋妻別子,面對開慧同志的離別的深情,主席寫下了“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的句子在這里我們讀到的是主席對開慧同志的情真意切和款款深情,而這一別竟是這對革命戰友加愛人的訣別,開慧同志的離去給主席帶來的是永遠的想念。這首詞看似以婉約收尾但在詞里“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掃寰宇。”這一句又抒發出了主席對建立革命新天地的堅強決心。

    “風雪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當讀到這首《卜算子·詠梅》時我的眼前似乎是紅梅點點,從中感受到的是主席詩詞中不僅僅有革命意志的堅定,還有詩人的浪漫主義情懷。這首詞在主席細膩豪放的筆墨中,我們感受到的是一個革命者對革命事業的堅持不懈的追求,洋溢著濃濃的愛國主義熱情。父親送我的這本《毛澤東詩詞鑒賞》在我的手里已經翻了無數遍,每一次的閱讀都是一次成長。今天我們的祖國翻開了書寫中國夢的嶄新的篇章,面對著新的征程我和我的戰友的夢想也開始起航。我們將傳承著老一輩革命者的堅強意志,一步一個腳印向前,去描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絢麗畫卷,正如主席在這首詞中結尾的這一句“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我們的身后是祖國母親美好的明天,還有那一片燦爛的花海和一路芬芳。

    作者:張麗瓊   單位:云南省大理監獄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chinagohig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