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啟動實施以來,西藏日喀則法院積極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推行“精準式+沉浸式+點單式+指尖式”普法新模式,構建全鏈條、全過程、全要素普法責任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學法用法新需求,為日喀則市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精準式”普法讓針對性和實效性更強。全市法院以持續提升公民法治素養為重點,以普法責任制落實為重要抓手,推動“大水漫灌”的普法方式向“精準滴灌”的普法方式轉變,打造精準普法新模式。針對國家工作人員、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者、邊境村(居)民等重點對象,積極開展法治素養提升行動;針對老年人、寺廟僧尼等特殊群眾,送去符合需求的“法治外賣”。五年來,全市法院到各單位開展法治講座500余場次,到各學校上法治課500余場次,到各企業開展法治講座180余場次,到村(居)開展法治宣傳1200余場次。
“沉浸式”普法讓司法體驗“零距離”。近年來,公眾開放日活動已成為日喀則法院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重要課堂,展示法治日喀則建設的重要窗口,推介日喀則司法工作的重要品牌,拉近法院與群眾距離的重要陣地。“八五”普法以來,不斷更新開放日形式,通過開放院史室、法治文化長廊、科技法庭、訴訟服務中心、庭審旁聽、參與模擬法庭等多種形式展示司法成果,參加開放日的群眾,不僅有黨政機關領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部隊官兵、政法干警,還有在校師生、律師代表、企業員工、社區群眾、環衛工人、外賣小哥等。“八五”普法實施以來,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身份的2萬余人走進日喀則兩級法院,舉辦開放日活動200余場次。
“點單式”普法讓人民群眾掌握主動權。“八五”普法期間,為滿足不同行業、不同群體的普法需求,日喀則法院積極創新普法模式,設計個性化普法內容,積極推行“點單式”普法教育,一站式配送“普法套餐”。以干部群眾關切關注的法律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由普法對象函至法院,提出法律問題、普法課題、普法講師等需求,法院按照“訂單”準備普法宣講內容和方式,從原來的“講什么聽什么”轉變為現在的“聽什么講什么”,大大提高了普法宣傳效果。健全以案釋法機制,在案件調解、庭審過程中,針對案件涉及的法律法規及當事人提出的法律問題,現場向當事人和公眾釋法說理,解讀案件涉及的法律法規知識,使案件調解、審判、執行過程成為向當事人和群眾弘揚法治精神的過程。
“指尖式”普法讓普法工作進入“快車道”。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為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司法需求,日喀則法院堅持守正創新,積極打造“接地氣、有生氣、聚人氣”的網絡普法宣傳新模式,謝通門縣法院“法潤謝雄·云講堂”、拉孜縣法院“法官云講堂”等一批普法特色欄目紛紛上線,推送以案釋法、法律解讀和普法動態等內容,架起了與人民群眾的網絡普法“連心橋”。同時,市中法院積極參與到《法治日喀則》普法欄目中,用電視節目的形式講好法治故事、傳播法治聲音,著力弘揚法治精神,讓更多群眾感受司法案件的公平正義。“八五”普法期間,全市法院共計發布普法視頻122期,拉孜縣法院“法官云講堂”點擊量已超300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