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的貴州,山巒疊翠間車流如織。在黃果樹瀑布的彩虹里,在萬峰林山澗的水霧中……總有一抹“熒光綠”穿梭于人群與車流之間,他們用100℃的熱情將“旅游警務”暖意,留在了每位游客的避暑記憶里。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伴隨BGM,一則“黃果樹最美女交警”的短視頻點贊量快速上升——鏡頭中的主角是安順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直屬三大隊民警葉宏婷。當時,她正在黃果樹景區石牌坊路口用標準的手勢指引自駕車輛、旅游大巴有序通行。在景區日均進入車輛高達1.5萬輛次的旅游旺季,這個毗鄰票務中心,人流、車流量巨大的游客集散地,道路交通安全暢通。

“走,我帶你去找藥。”7月2日16時7分,黔西南州萬峰林景區醉玩街路口,一名游客向正在指揮交通的民警求助:其父親心臟病突發,急需硝酸甘油片——民警立即安排游客坐上執勤警車,疾馳至興義市博愛醫院成功購藥,同時調度“綠色通道”,送其快速回到在下納灰步行街的父親身邊。
“叮!您有新的信件待查收。”8月4日,一封承載著深厚謝意的信件,跨越千里郵寄至遵義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高速四大隊指揮中心——7月22日21時許,一輛桂MXXXX8號旅游客運大巴車行駛至仁望高速平正路段時,因離合器故障,無法繼續前行,隨行有35名老年游客。車外正下著雨,路巡民警發現情況后,立即啟動高速“一路多方”應急機制,將車上乘客轉運至安全地帶。游客豎起大拇指:“警察娃娃真好!”

這些被定格的溫暖瞬間,源自貴州交警建立健全道路交通管理應急響應工作機制:全省各級公安交管部門嚴格落實便民服務“十一項舉措”,嚴格貫徹落實重點景區景點“快速應急救援圈”相關要求,全力為游客提供及時、便捷的服務。

貴陽交警以旅游旺地花溪區為試點,探索打造“1145”(搭建一個平臺、建強一支楓橋警務團隊、落實四前措施、建立五快機制)旅游警務模式,全力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在梵凈山景區,銅仁交警與當地氣象局共享實時數據,提前預判雷雨天氣,在交通節點設置分流引導,保障游客人身財產安全;在安順,值班民警堅守“線上快處”崗位,10分鐘內,自駕游客在交管12123APP上就能完成輕微事故“處置+理賠”。

為讓“黔途有愛”,貴州各級公安交管部門用100℃的熱情工作,守護游客的涼爽夏天,他們早已超越傳統職責,成為“活地圖”“萬事通”和“定心丸”。這些超越交通管理的溫情注腳,正隨著游客的鏡頭傳向全國——正如短視頻平臺上一位北京游客留言:“貴州交警比天氣更熱!他們本身就是貴州最醒目的風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