轄區各類案件發案率顯著下降,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貴州省道真自治縣公安局平模派出所于1992年成立,其轄區地處貴渝兩省三縣八鄉鎮交界,G243國道穿境而過,擁有1.6萬戶籍人口,治安形勢復雜多變,卻實現連續二十年命案“零發生”。
“我們堅持與社區、村委的聯動機制,采取‘三級聯動、三色預警、三推促防、三心服務’四項工作措施防止命案發生。”平模派出所所長樊正禮表示,這是堅持主動預防警務理念,深耕基層治理的成果。
近年來,平模派出所立足區位實情,牢固樹立“命案可防可控可降”的理念,明確“以防為主、以防為先、以防開路”的工作思路,深耕“八大警務”,持之以恒降警情、控發案、除隱患,連續20年保持命案“零發生”。2024年12月,平模派出所因工作成績突出,被貴州省公安廳榮記集體二等功。
“三級聯動”筑牢安全網
“寧吃防范苦,不吃發案虧,防止命案發生的關鍵是解開群眾的心結。”平模派出所教導員張文鋼說道。
平模派出所秉持“派出所主防”思路,以“防治”為切入點,構建起“黨政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法治保障”的命案防控格局。
大力推進“平安黔哨”建設,在居民聚集區、易肇事路段等關鍵點位安裝安防設備,實現轄區治安智能化管理。同時,對旅館、物流等重點場所進行常態化檢查。近三年累計開展行業場所檢查1000余次,發現并整改治安隱患200余處。
在群防群治上,組建由民輔警與治安積極分子組成的巡邏隊,加強重點區域巡防,盤查可疑人員、車輛,此外,完善“鎮村組”三級聯動機制,建立問題清單,發揮“貴警110”系統協同作戰作用,加強與周邊派出所交流協作,累計協助處置警情31起。
“三色預警”防控風險源
“我們對排查出來的各類矛盾糾紛,進行研判分析、分類施策,建立矛盾糾紛三色預警機制,并根據評估情況對矛盾糾紛按照‘紅、黃、藍’三色進行登記管理。”平模派出所民警房憲升介紹說。
“藍色”糾紛針對一般民事、治安糾紛,化解后做好臺賬留存;“黃色”糾紛聚焦存在特殊風險的警情,例如當事人具有性格偏執、長期酗酒等風險群體,聯合多部門介入化解,消除隱患;“紅色”糾紛針對長期家暴、個人極端暴力犯罪等可能導致事態升級激化的高風險警情,及時推送相關部門,快速處置。
2024年3月,村民馮某與鄭某因田地邊界發生爭執,矛盾升級風險較大。派出所啟動三色預警機制,將其定為“藍色”等級。經民警釋法說理,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如今,三色預警工作機制已不斷走向規范化和制度化。近三年來,派出所民輔警累計走訪群眾3000余戶、單位38家,排除風險隱患3個,妥善處置56起矛盾糾紛,切實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
“三推促防”打造新格局
推進“派出所主防”建設和警務前移、工作前移,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基礎牢、出事少、治安好、黨和人民滿意”的工作目標,關鍵在于要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管控治安要素和防發案、防事端等基礎工作上來。
2024年2月,犯罪嫌疑人鄧某為獲取所謂的“精準扶貧”生活補助金,輕信了網絡陌生人的誘餌。在明知出售銀行卡屬于違法行為的情況下,鄧某未核實對方真實身份,便將自己名下的銀行卡提供給他人使用,平模派出所對鄧某涉嫌掩飾、隱瞞行為,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據悉,平模派出所近年來對轄區涉嫌14條兩卡線索全部核查結案,依法懲處違法行為人13人次,在群眾中形成了涉“卡”不碰、涉“詐”不參與的局面。
據悉,平模派出所近年來堅持問題導向和民生導向,以“小案快破”為抓手,緊盯案件多發、侵害群眾利益等侵財類違法犯罪,靶向施策、精準發力,全力維護了轄區社會治安大局穩定。
2024年8月,平模派出所先后接到轄區群眾張某、馮某報警稱,一條20多斤和一條10多斤的狗被人盜走。接警后,派出所民警層層摸排,最終鎖定流竄作案的唐某、唐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根據線索,民警成功將2名嫌疑人抓獲歸案。
“三心服務”提升滿意度
平模派出所以做群眾“貼心人、熱心人、細心人”為準則,打造“三心工程”。
貼心辦“急難”,優化戶籍業務流程,推行“一次成、立馬辦”。從浙江務工返鄉的黃先生,因下班時間抵達派出所辦理戶籍業務,所長樊正禮發現后,立即加班為其辦理業務,省去往返奔波之苦,獲群眾點贊“省時又暖心”。
熱心解“愁盼”,將群眾利益置頂。馮女士手機遺失后,民警全力尋回,保住重要信息與存款,她感慨道“警察盡心盡力,安全感十足”。
細心護“平安”,常態化開展“進村寨、社區、學校、企業”四進宣傳,依托壩壩會、警民議事會普及防詐、防火、防溺水等知識;趕集日重點區域徒步巡邏,提醒群眾看護財物。馮大娘稱“天天見警,宣傳到位,住得安心”。
二十載堅守初心,民警更迭而為民情懷不變。連續二十年零命案的背后,是一代代民警用腳步丈量責任,用實干詮釋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誓言,贏得了轄區群眾廣泛信任與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