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3、2、1……北京時間,零點整!”當2025年的新年鐘聲在重慶市渝中區解放碑上空敲響,市民和游客們紛紛許下新年愿望。此時,7000余名警力與安保人員組成的“防護墻”正默默守護著數萬市民游客的平安。通過“人員密集場所風險聯防聯控”系統,依托“圈層防控”和智能數據平臺,渝中區實現動態預警、快速響應,確??缒昊顒影踩鹿屎椭伟舶讣半p零發生”。這一場景正是平安渝中的生動寫照。
2024年,渝中區政法平安戰線緊扣黨中央及市委、區委決策部署,以忠誠履職、擔當作為的奮斗姿態,推動平安渝中、法治渝中建設邁向更高水平。通過平安建設、法治建設、數字建設“三駕馬車”協同發力,渝中區成功實現社會大局穩定、群眾安全感持續攀升、政法改革成效明顯,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貢獻政法力量。
平安筑基群眾安全感持續提升
平安是民生之基,是群眾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2024年,渝中區政法平安戰線以“零事故、零案件、零風險”為目標,全方位筑牢平安防線,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平安就在身邊”。
渝中區以“九個零發生”為底線,統籌推進風險隱患化解與治安綜合治理。常態化掃黑除惡、“莎姐守未”、全民反詐等專項行動成效顯著:九類街面警情下降34.39%,詐騙損失金額下降91.43%,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下降33.3%。信訪積案化解創新推行“三級領導包案”機制,5年以上積案82件實現“事心雙解”,群眾滿意度持續攀升。
在解放碑、朝天門等重點區域,渝中區創新實施“三警聯勤巡防”模式,建立1分鐘應急快響機制,55個平安驛站、879個最小應急單元構建起“早發現、早控制、早處置”的防控體系。全年累計出動平安力量55萬余人次,入室盜竊、扒竊等案件降幅超50%,校園、醫院、景區等重點場所實現人防、物防、技防全覆蓋。
數據顯示,2024年渝中區群眾安全感指數達98.7%,同比提升0.2個百分點,平安建設交出亮眼“成績單”。渝中區成為首批“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
法治護航創新基層治理促和諧
法治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渝中區政法平安戰線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化基層治理為抓手,推動法治成為城市治理現代化的鮮明底色。
2024年3月20日,渝中區大溪溝街道雙鋼路社區“三官一律”等平安力量聯合多部門開展集中接待,吸引數百名居民參與。這便是“平安渝中”網格接待日的啟動儀式和接待現場。
2024年,渝中區創設“平安渝中”網格接待日,在79個社區配備“三官一律”316人,覆蓋879個網格,累計下沉力量6000余人次,開展接待900余場,解決群眾訴求2517件,辦結率98.84%。如今,“平安渝中”網格接待日成為群眾家門口的法治服務站,這一創新實踐獲評新華網發布“2024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案例”。
為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渝中區出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系列制度,打造“為民檢行”“政和工作室”等特色品牌,全年排查化解矛盾7.2萬件,化解率達99.78%。大坪“聯調驛站”、旅游糾紛調解委員會“維旅解憂”等平臺精準發力,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
數字賦能破解城市治理難題
渝中區是重慶母城,流動人口多、商務樓宇多、老舊小區多、人員結構復雜,“網約房”一直是群眾關注的重點問題。
面對城市治理新挑戰,渝中區以數字化改革破題,推動政法工作提質增效,為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樹立標桿。
針對“網約房”管理痛點,渝中區率先出臺地方規范性文件《網約房管理試行辦法》,打通政府與OTA平臺數據壁壘,全區1.3萬間網約房實行房源編碼管理,構建三級貫通監管體系,化解涉網約房糾紛1427起,相關警情下降33.8%?!熬W約房治安管理模型”獲公安部數據建模大賽一等獎,改革經驗獲中央改革辦高度肯定。
此外,渝中區法院推進全流程網上辦案,電子送達率、歸檔率均超96%,平均審理時間縮短4.2天;渝中區檢察院實現各條線法律監督模型應用全覆蓋,運用數字化技術發現線索656條,辦理案件55件;渝中區公安分局深化“警種主戰、派出所主防”改革,刑事、治安警情分別下降25.1%和8.8%。“住改倉安全監管”“檢護訴權”等3項自主謀劃數字應用納入區縣“一本賬”管理,推動跨部門協同高效運轉。數字法治建設成果惠及民生,群眾辦事更便捷、司法服務更透明。
2024年,渝中區政法平安戰線以平安筑基、法治護航、數字賦能的創新實踐,交出了一份群眾滿意、社會認可的答卷。站在新起點,渝中政法將繼續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深化改革、銳意創新,為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貢獻“渝中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