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6q0m0"><sup id="6q0m0"></sup></ul>
  • <ul id="6q0m0"><dfn id="6q0m0"></dfn></ul>
    <dfn id="6q0m0"></dfn>
  • <strike id="6q0m0"></strike>

    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6名退休人員組成銀發護苗志愿服務隊,幫扶厭學孩子重返校園
    時間:2025-04-09 09:35來源:法治時報 白沙政法委責任編輯: 陳言

    “在護苗專項行動中,我們轄區6名退休人員堅持退而不休,主動擔當,發揮銀發力量,組建了一支銀發護苗志愿服務隊,鼓勵引導孩子們向陽成長。”4月2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七坊鎮政法委員馬俊告訴法治時報記者,去年以來,轄區6名因各種原因厭學的孩子,在銀發護苗隊的幫扶下,全都重新返回校園。

    白沙七坊銀發護苗志愿服務隊的符中正、唐德昌和七坊鎮政府工作人員開展家訪。記者宋飛杰 攝

    發揮余熱

    “我退休后,感覺自己還算身強力壯,就琢磨著為社會再做些事。我擔任了七坊鎮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負責人,并與其他退休人員一起發揮余熱,用銀發力量為護苗專項行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今年64歲,2021年從七坊司法所所長職位上退休,現為銀發護苗隊牽頭人的符中正說,銀發護苗隊由6名退休人員組成,除了他之外,另外5名是從教育系統退休的。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73歲,最小的63歲。

    “我們銀發護苗隊成員配置得天獨厚。”馬俊說,符中正在司法所工作10余年,群眾基礎好,調解能力強,且熟悉掌握法律法規。另外5名老同志執教多年,諳熟學生心理,在教書育人方面經驗豐富,他們完美配合,為未成年人保護貢獻余熱。

    銀發護苗隊在鎮委鎮政府的支持下,多方施策,整合多方資源,強化與學校、村(居)委會及家庭的聯動,參與校園及周邊安全和文化環境整治行動,與鎮司法所、婦聯等單位開展的普法宣傳活動,向家長普及相關法律知識。

    銀發護苗隊與學校建立數據共享、信息共享機制。學校發現有學生存在厭學情況,或者不正常到校情況,除了主動聯系家長,及時發現原因,解決存在問題的同時,第一時間告知銀發護苗隊,由銀發護苗隊及時介入、跟進。

    校園走訪

    今年73歲,曾經長期在七坊鎮任教的高級教師唐德昌說,他們通過校園走訪,首先把厭學學生作為幫扶對象。

    七坊鎮有10所小學,1所中學。為掌握每一所學校學生在校情況,以及厭學學生的數據,銀發護苗隊的隊員們開展了走訪。

    經過一個月的調研走訪,銀發護苗隊了解到全鎮學校里有6名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厭學情況。

    “我們把相關情況統計分析后發現,厭學學生的厭學原因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符中正說,有的學生是受到家庭影響,如父母離異,或者監護人失責,導致學生自己放任自流;有的學生是因為學習方法不對,導致成績上不去,對學習產生畏難情緒后,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而放棄的;有的是受到生活環境影響,迷戀手機而不想進入校園等。

    因人施策

    “要讓一個厭學學生發生改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曾在七坊任職過學校校長的李祝群說,解決學生厭學需要從多方面發力。

    學生厭學,除了客觀因素外,學生的思想意識、價值觀等自身因素也很重要。

    為此,銀發護苗隊在傾聽學生心聲、了解厭學根源的基礎上,制定幫扶方案,以“一人一策”的幫扶方案,以及積極勸導和循循善誘引導的幫扶方式,促使厭學孩子提振精神,向陽成長。

    小鄭是一名六年級學生,2023年10月,其父母離異后,其隨同父親生活。在生活中,由于父親生活消極,對小鄭怠于管教,小鄭從上學遲到,漸漸演變為不愿意上學。

    唐德昌向記者介紹,他們在學校走訪中,了解到小鄭在讀五年級的時候還是一個主動學習的孩子,成績雖然不好,但學習態度還是可以的,但自從父母離異后,小鄭就變得對學習失去了興趣。

    對于小鄭的厭學情況,銀發護苗隊經分析研究后,認為小鄭同學屬于因愛缺失而引發厭學。

    根據小鄭的厭學特點,銀發護苗隊制定了“家校互動銀發助力”的幫扶計劃,即家長與學校加強聯系,隨時關注孩子成長情況,適時予以鼓勵予以關懷;銀發護苗隊隊員通過多次做小鄭父親的工作,讓其積極面對生活,給孩子做好榜樣。同時,隊員們還以爺爺的身份,輪流陪伴小鄭,給他講述自己年輕時的奮斗故事,用親身經歷激勵他珍惜學習機會,追求自己的夢想。

    經過一個多月的跟蹤幫扶,小鄭重新背起了書包。

    “我們因人施策,一人一策的幫扶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符中正說,目前,全鎮6名厭學的學生,全都重新坐進了教室。

    回訪跟蹤

    “老師反映說,我孩子能在教室坐得穩了,學習成績也提升了。”3月31日,村民張先生遇到符中正時開心地說。

    張先生的孩子小金就讀五年級。今年春節,在外打工的妻子回到家后,為了彌補不能陪伴的遺憾,給小金購買了一部手機。

    手機伴隨小金度過了一個開心的春節后,小金就迷戀上了手機,機不離手,并且不愿再進入教室。后來,經過銀發護苗隊的一人一策的幫扶,他再次走進了校園。

    “讓厭學學生走進校園,不是我們幫扶的最終目的。”符中正說,七坊的銀發護苗幫扶厭學學生的最終目的,是讓厭學學生留得住、學得穩。為此,銀發護苗隊建立了長期回訪跟蹤機制,建立動態跟蹤幫扶臺賬,對厭學學生實施“早發現、早介入、早解決”的閉環管理。

    “通過多策并施的幫扶機制和長期回訪的跟蹤機制,6名厭學學生回到校園后,學習生活都很穩定。”符中正說,現在七坊轄區的學校里,沒有出現因厭學而輟學的現象。

    七坊鎮委副書記、鎮長符曉輝表示,七坊銀發護苗志愿服務隊在該鎮開展護苗專項行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接下來的護苗專項行動中,將繼續發揮銀發護苗隊的優勢,通過教育、引導、關愛、保護、幫扶相結合,給未成年人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以上未成年人均為化名)(宋飛杰)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chinagohig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