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水河畔,兩臺無證浮運式起重機長期違規作業,嚴重威脅沿岸安全。湖北省咸寧市檢察機關發現線索后,通過調查確認無證作業的危害性和監管缺位問題,依法制發檢察建議,并持續跟蹤監督,最終推動行政機關淘汰舊設備、投入新設備,徹底消除了這一困擾當地多年的重大安全隱患。

赤壁市檢察院檢察官對無證浮吊作業問題進行實地勘查。
今年4月,該案入選最高檢發布的特種設備安全生產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今年以來,咸寧市檢察機關已有26個案例入選最高檢、湖北省檢察院典型案例或被刊載,5篇法律文書在省級評比中獲評優秀,案件結構比和案源結構比持續優化。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咸寧市中心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主任王雪靜了解到,這是咸寧市檢察機關通過首案示范、出庭評議、智能評查、優差講評、典型案例培育等,系統推動辦案質效持續提升的成果。
該市檢察機關以“首案”示范引領全年辦案;開展出庭評議、智能評查與優差講評,加強案件質量管控;精心培育典型案例,“反哺”檢察業務工作提質增效。高質效辦案也切實提升了群眾司法獲得感。
以“辦”筑基
首案示范,樹起高質效標桿
4月23日,咸寧市咸安區檢察院邀請湖北省人大代表、咸安區汀泗橋鎮黃荊塘村黨總支書記陳學友,一起對北伐汀泗橋戰役遺址紀念館門前水渠黑臭水體整治效果進行“回頭看”。附近居民高興地對回訪人員說:“周邊環境改善了,來紀念館參觀的人更多了!”
今年年初,咸安區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該紀念館門前一條溝渠內有大量生活垃圾等固體廢物,水體發黑有臭味,且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汀泗河,遂依法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主管部門高度重視,立即啟動整治工程,新建管道和閘門,將污水統一收集至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放,并建立長效巡查機制,確保問題不反彈。
該案是咸安區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2025年辦理的第一件案件。2025年初,咸寧市檢察院檢察長廖旭在全市檢察長會議上作出部署,要求以“辦好第一案”引領全年工作,樹立高質效辦案標桿。
通城縣檢察院普通犯罪檢察部辦理的“第一案”是一起尋釁滋事案。某村公路拓寬改造,施工過程中,電信部門切斷了舊網絡線路,致使村里網絡中斷。村民吳某懷疑是施工人員故意切斷網絡,酒后與施工人員程某某發生爭執,持刀追趕對方,后被村民阻止,現場無人員受傷。檢察官鄧俊文與同事在辦理該案時,通過走訪了解到,吳某平時表現良好,雖在酒后言語極端、行為失控,但并未造成實質性危害后果,案發后在村委會協調下,吳某已取得程某某口頭諒解。檢察機關經審查對吳某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并積極協調公安機關與村委會共同落實不捕后的監管措施,多次上門對吳某開展釋法說理,防控再犯罪風險,打消村民的顧慮。
總結該案辦理經驗,通城縣檢察院進一步健全辦案風險研判機制,明確要求爭議較大、社會關注度高的案件,必須通過檢察官聯席會議、公開聽證等方式聽取多方意見,提升辦理質效,推動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
咸寧市兩級檢察機關以辦理“首案”為切入點,深入查找辦案各環節可能存在的短板,及時總結提煉經驗,將高質效要求深度融入證據審查、事實認定、法律適用、文書制作等辦案過程。
咸寧市檢察院對某基層院今年辦理的第一起交通肇事案評查時發現,檢察官在辦案中提出有期徒刑緩刑的量刑建議,但案卡中漏填緩刑考驗期。案卡填錄不規范的情況在其他“第一案”中也存在。針對這一問題,該院制定下發《案卡填錄工作指引》,統一標準,細化要求。
赤壁市檢察院針對該院在辦理吳某、羅某等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中存在的審查報告證據摘錄不規范、證據之間的關聯性分析不充分等問題,舉一反三,連續舉辦多期“厚德講壇”,邀請湖北省優秀公訴人、業務能手傳授審查報告、起訴書等文書撰寫技巧。
今年初,嘉魚縣檢察院檢察官蔡格在其導師、該院副檢察長李多銳的指導下辦理了一起未成年人盜竊案。此后,該院總結提煉出“青藍結對·導師幫帶”機制,在全院推廣。
“我們以首案評查為契機,建立‘種子案例庫’,定期更新,并創新引入研究室、辦公室信息專員參與,促進業務與信息深度融合。”通山縣檢察院檢察長李映雪介紹,首案的示范效果也逐漸顯現。今年以來,該院已有7個案例獲評市級優秀,3個案例入選湖北省檢察院典型案例,1個公益訴訟案例入選中部戰區軍事檢察院“益心向戰”典型案例。
據統計,自“以‘首案’示范引領全年辦案質效提升”專項活動開展以來,咸寧市檢察機關共辦理“第一案”217件,8件獲評優質案件,9件成為重點培育案例,11份文書入圍省市級評比活動,有效帶動了辦案質效與文書質量整體躍升。
以“評”提質
多維評查,精準補齊短板
“公訴人的示證邏輯清晰、節奏緊湊,但在法庭訊問環節,針對被告人供述出現的變化或矛盾點,可以更及時地進行補充訊問,以鞏固指控效果……”3月21日,在咸寧市檢察院刑事檢察指導小組組織的一場出庭評議會上,咸寧市政協委員、湖北香泉律師事務所律師鄭登堂對剛剛開庭的張某故意傷害案發表評議意見。
張某以施工土地存在權屬糾紛為由,多次以“維權”名義索要補償、阻止施工,繼而發展為暴力阻工,致使一名七旬老人輕傷一級。庭審現場,控辯雙方圍繞“阻止道路施工是否屬于土地維權”“被害人是否存在過錯”等進行舉證質證,交鋒激烈。
庭審結束后,觀摩庭審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律師代表等在肯定出庭檢察官多媒體示證等亮點的同時,也一針見血地指出其在文書制作、訊問技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12條精準的改進建議,讓出庭的年輕檢察官直呼受益匪淺。
邀請法律專業人士參與出庭評議,僅是咸寧市檢察機關構建多層次案件質量管控體系的一環。今年以來,該市檢察機關將出庭評議、智能評查與優差講評有機串聯,為案件質量筑起堅實防線。
咸寧市檢察院將出庭評議作為“一把手工程”推進,明確規定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必須對庭審情況進行評議,并要求員額檢察官每年至少“過堂”一次,同時建立“一案一評議、一庭一提升”機制。針對評議中發現的監督意識不強、釋法說理不充分等共性問題,該院通過組織法律監督知識測試、文書競賽、辯論賽等形式進行集中“補強”和“練兵”。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種來自庭外‘第三只眼’的評議,能幫助我們快速發現盲點、補齊短板。”通城縣檢察院檢察官助理吳燦有感而發。他積極參與院里組織的各類出庭評議、案例研討活動,業務能力持續提升,在今年7月全市檢察機關法律文書競賽中一舉奪魁。
走出法庭,案件質量管控持續深化。咸寧市檢察機關一方面依托湖北省檢察院案件質量檢查評查智能輔助系統,對已辦結案件開展自查,目前已檢查5422件,覆蓋案件總量的83.26%;另一方面成立案件質量評查委員會,統一評查報告模板,嚴格執行“一評一反饋、一評一整改”機制,秉持“既查問題、也樹典型”的原則,綜合運用重點評查、隨機評查與專項評查等多種方式,對1278件案件完成“全面體檢”,評出12件優質案件、13件問題案件,并就評查中發現的個別案件辦案效率不高問題,同步開發辦案時長監控預警系統,推動全市平均辦案時長縮短33%。
“評查只能精準定位‘病灶’,還要對癥開方。”咸寧市檢察院案件管理辦公室主任曾皓介紹,全市兩級檢察院在結合評查情況的基礎上,常態化開展“木犀·優學差析”講評活動,“優學”環節,組織學習上級檢察機關指導性案例和典型案例,分享辦案經驗,樹立質量標桿;“差析”環節,則“晾曬”評查中發現的問題案例,組織集體“會診”,深挖問題根源,并通過“一案一表”清單式管理督促整改到位,實現“剖析一案、警示一片、規范一類”的效果。截至目前,全市檢察機關已開展講評活動12期。
“從出庭評議,到智能評查、綜合評查,再到定期的優差講評,環環相扣,形成了一個‘評查-反饋-整改-提升’的案件質量閉環管理。”咸安區人大代表、湖北秋澤律師事務所律師蔣燦曾多次受邀參與咸安區檢察院組織的出庭評議、案件質量評查等活動,對檢察機關這種多維度、立體化提升辦案質效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
以“育”賦能
案例培育,用好用活典型案例
2021年,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因咸寧市某娛樂中心等5家場所未經授權播放其管理的音樂電視作品,向法院提起訴訟,獲賠22萬余元。后因被執行人確無可供執行的財產,法院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2024年7月,咸寧市檢察院通過“違規注銷工商登記及致司法、執法不當”法律監督模型進行大數據篩查時,發現這5家被執行企業均存在“判決后違規注銷”的情形,遂依法向法院制發檢察建議:對4家已注銷的個體工商戶,直接執行經營者個人財產;對1家已注銷的有限責任公司,向申請執行人釋明可依法追加未履行清算義務的股東為被執行人。
在檢察院與法院的協同推進下,5起案件全部恢復執行,目前已成功追回款項19萬余元。今年4月,該案入選湖北省知識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這個案例是咸寧市檢察機關典型案例培育機制結出的碩果之一。2024年11月,咸寧市檢察院成立案例工作委員會,制定出臺《典型案例培育、優秀法律文書編發規程》,創新提煉出“育、評、發、報、薦、學、用、賽”八字工作法,對案例的發現識別、精心培育、總結提煉、審核報送、推薦應用、學習借鑒等環節實行全過程、精細化管理。

咸寧市檢察院開展刑事檢察法律文書制作競賽活動。
為確保機制有效運轉,該院配套制定了詳細的活動方案:每周四下午固定舉辦“木犀·優典”沙龍,或由典型案例承辦人分享“辦案秘籍”,或由優秀文書撰寫者傳授“寫作真經”;每月舉辦一次“木犀·檢學研大講堂”,或邀請資深檢察官傳授實務經驗,或聘請高校學者講授法學前沿理論。如今,這些活動已成為咸寧市檢察機關干警充電賦能的重要平臺。今年以來,已有20余名一線干警、8名專家學者登臺分享。

咸寧市檢察院開展“木犀·優學差析”案件講評活動,該院檢察長廖旭進行點評。
“資深檢察官傳經送寶,辦案能手傾囊相授,讓我們既看到了自己的短板,更找到了提升的路徑。”咸寧市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部主任陳亮說。
16歲的胡某因家庭問題輟學,在他人邀約下參與盜竊。檢察官在辦案中,通過家庭教育指導、實施社會公益服務矯治教育措施等,不僅幫助其修復了家庭關系,也促使其重返校園、重拾生活的信心。陳亮借鑒沙龍中學到的方法,精心指導修改該案例,該案成功入選今年3月湖北省檢察院聯合該省婦聯、省婦兒工委發布的家庭教育典型案(事)例。案例入選后,她所在部門的干警又主動走上“木犀·優典”的講臺,將心得體會分享給更多同事,形成了從“學習受益”到“經驗反哺”的良性循環。
除此之外,咸寧市檢察院案例工作委員會還通過常態化開展典型案例評選積極推進案例儲備庫建設,以評促建,倒逼干警提升辦案質量和案例培育意識。今年上半年,委員會圍繞“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長江大保護”等主題已評選出優秀案例64個,其中15個案例入選最高檢、湖北省檢察院典型案例或被刊載;評選出優秀法律文書26篇,其中4份文書獲評湖北省檢察機關優秀法律文書,1份檢察建議入選湖北省十佳優秀社會治理檢察建議。
“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在依法辦好案件的同時,精心培育、用好用活典型案例,不僅能‘反哺’檢察業務工作提質增效,更能以案釋法、推進法治宣傳、助推社會治理。”今年5月21日,在咸寧市檢察院舉辦的檢察開放日活動中,湖北省人大代表、咸寧市通山縣休干所所長王芳在聽完4個典型案例的生動講述后點評道。
“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才能讓群眾有更多司法獲得感。”咸寧市檢察院檢察長廖旭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辦評育”機制,讓“高質效”從理念轉化為群眾可感的優質司法產品,用更多檢察精品案例書寫司法為民的新篇章。
代表點評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咸寧市中心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主任王雪靜
咸寧市檢察機關構建的“辦評育”一體化機制是一項系統性的案件質量提升工程。“首案示范”專項行動從源頭嚴把案件質量關,融合“出庭評議”“智能評查”和“優差講評”的多維評查體系,構建了發現問題、反饋整改的動態閉環,辦理了一批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典型案例。建議將質量管控理念延伸至執法司法協作環節,共同提升辦案水平,讓公平正義更加可感可觸可見。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赤壁市嫻子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田淑嫻
通過多次參與檢察機關組織的活動,我深切感受到咸寧市檢察機關在提升辦案質效方面展現出的務實作風與專業精神。咸寧市檢察機關構建的系統化案例培育機制,有效激發了干警精益求精、主動打造精品案例的內生動力,推動了一批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優質案例脫穎而出。建議加強對已培育典型案例的深度解讀和應用推廣,通過白皮書、案例匯編等形式向社會公開,使其在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