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全國對口支援西藏先進個人”名單正式公布,湖北警官學院警務實戰教官梅強光榮在列,可他再也不能親手捧起那本紅彤彤的證書。

2024年6月23日,梅強因病醫治無效,永遠離開了他摯愛的公安事業,年僅49歲。
“他總說等閑下來了,一定再回來好好和我們告個別,可沒想到,這一別竟然是永別!”得知梅強病逝的消息后,時任山南市公安局警務宣傳教育訓練科科長次春梅眼中滿含淚水。
海拔高,忠誠度更高。援藏期間,梅強自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始終堅持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的理想信念,積極推廣湖北公安的實戰理念和警務技術,卓有成效地提升了山南公安隊伍的核心戰斗力,為當地公安事業留下一筆“帶不走”的寶貴財富。
把忠誠鐫刻在雪域高原上
“聽說梅強報名援藏,我們都很意外!”
時任學院組織人事處副處長葉清明介紹,“他父母年紀大、身體不好,我勸他再考慮考慮。他卻說,別的同事孩子小,家里負擔更重,他去最合適。”
2013年7月,38歲的梅強跨越3600公里,踏上了雅礱江畔這片圣潔的土地——西藏山南。

當時,由于山南地區警務工作需要,在職民警從910人增加至2258人,很多新民警急待專業培訓。
但當地基礎設施、教官隊伍、訓練課程都很缺乏,沒有形成一套完備的警務技能培訓機制。
該如何破局?還沒來得及適應嚴重的高原反應,梅強決定先干起來,邊摸底、邊培訓、邊完善。
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平均海拔5373米,空氣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40%,年平均氣溫只有零下7攝氏度,全國海拔最高的邊境派出所就在這里。
派出所民警王垚是梅強的第一批學員,可令他沒想到的是,培訓結束剛沒幾天,梅強竟到所里來了。
“梅教官,我們這里氧氣吸不飽、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你剛從內地上來,不要命了?”
“派出所剛成立,又只有5個人,萬一遇到危險,怕你們難對付,我過來教幾招!”他和大家一起巡完整條邊境線后,幫助所里規劃了一整套布防和戰術。

就這樣,進藏不足三個月,梅強走遍了山南的12個縣,跑遍了60余個基層派出所和警務站。從最高的普瑪江塘鄉,到最遠的中尼邊境扎日鄉、中印邊境勒布溝,他一個沒落下。
在他的奔走努力下,山南公安有了警務實戰教官團隊,建立了“輪訓輪值、戰訓合一”的訓練模式。截至2024年,共有56名市級教官、11名省級教官走上培訓崗位,培訓規模達到1000余人。
“毫不夸張地講,沒有梅強老師,就沒有現在山南公安警務實戰訓練的根本性轉變和核心戰斗力的跨越式提升。”梅強的第三批學員、曲松縣公安局法制大隊民警晁鵬飛這樣評價。
把忠勇體現在傳道授業中
來山南后,梅強經常對學員講,干公安,既要忠勇無畏,更要有智有謀。無論什么崗位,從事什么警種,都一定要把“安全執法”牢牢刻在腦子里。
山南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鐵路管理大隊大隊長侯石當過兵,退役后考上公安崗位,剛入警時,覺得自己“本事大”。

那是十年前的一個晚上,侯石出警抓捕一名嫌疑人,卻遭到激烈拒捕,被擊中頭部。
梅強來醫院看望,侯石還以為會得到他的表揚,可沒想到梅強卻批評他“有勇無謀”。
“當警察,不第一時間往前沖,像樣嗎?”侯石不服氣。
“勇敢固然重要,但光憑勇敢還不行。處置警情要有謀略,更要有警務技能。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護群眾和戰友。這個話,你從現在起,得給我記一輩子!”梅強有點兒急了。
從那以后,侯石常常去“蹭課”,梅強在西藏開了幾期培訓班,他就旁聽了幾期課。
來學院前,梅強在派出所干過好多年,基層警務實戰底子厚。被選到公安院校當老師,他愛琢磨,肯動腦,將基層經驗轉化成鮮活案例,再加上積累多年的辦案方法、審訊技巧,一節課里除了完成教學大綱的“規定內容”,他還夾帶了不少“私家秘籍”。同學們都特別愛上他的課,都說能學到不少“干貨”。
教警務技能,梅強喜歡把課堂設在教室外。搭建各種場景,模擬各類盜搶、入室等案件,考驗學生在情境、任務壓力下現場處置能力,通過檢驗基礎技戰術動作,引導學生建立安全意識,避免自身傷亡。
武漢特警支隊民警黃霏至今記得,上學那會兒,練槍械使用最辛苦,拔槍、壓彈、上膛,各種姿勢下行進持槍打靶訓練,“好多人手上都打起了水泡,可是沒人喊過要放棄。梅老師帶著我們一處一處摳、一遍一遍練,他總說只有把自己的本領練扎實了,才能更好服務群眾,才能當好警察。”
把忠魂熔鑄在生命絕唱里
醫院的肺癌晚期診斷書,梅強瞞了整整一年。
直到2019年底,他整晚整晚地咳,咳出了血,實在瞞不住,才向妻子坦白。
身患重病后,梅強在家做得最多的事,還是接電話,電話一響,接起來就說個沒完。
“電話里,他不是在做心理疏導,就是在搞職業規劃。學生選崗,他比家長還緊張,生怕沒使上勁,把孩子耽誤了。”梅強的妻子曹夏鵬說。
“從山南回來,他還天天記掛著,那邊來的電話他接了最高興,一說就一兩個小時不停,還說自己沒啥事,有問題不明白,需要什么幫助,盡管給他打電話。”
說起梅強的往事,曹夏鵬直掉淚,“他干工作的那份忘我,隨了他一輩子,改不了的。”

2020年,為了不耽誤教務處工作,梅強主動請辭副處長職務。考慮他的身體已不適合高強度工作,組織上將他調到警官培訓部,時間相對自由,有助于配合治療,可他仍放不下工作。
警官培訓部主任彭軒至今忘不了,6月18日的那個晚上,梅強突然闖進他辦公室的一幕。
“彭主任,您看我來了一年多,沒跟您提過啥想法,可這事請一定考慮考慮我。”看著他單薄瘦削的身影,彭軒實在不忍心。但他知道梅強的性子,自從調過來,只要還有精神頭,就會嚷著給他“派活”。交到手上的活,即使馬上要去化療,他都先認認真真做完,從沒耽誤過一次。
6月22日,去世的前一天晚上,梅強跟多年的好友,警務指揮教研室主任萬向陽通了半個多小時的電話,他放心不下今年學院里那47個沒能選到崗的畢業生。
“他讓我建議學校統一開個公安聯考備考班,免得學生到外面報培訓,花冤枉錢,如果能多設幾個勤工儉學崗就更好了。”萬向陽紅了眼眶,“老梅都什么時候了,還在操心別人。”
記者手記
雪域豐碑鐫刻忠誠
賴棟才
今年是全國對口援藏30周年。比高原還高的,是奉獻的豐碑。
“援藏為什么、在藏干什么、離藏留什么?”梅強用生命書寫了完美答卷。他對黨忠誠、為黨分憂、大愛無疆的故事,是新時代中國援藏精神的生動體現,是一座永遠矗立在雪域高原的巍峨豐碑!
比山更高的是人的精神,比海更闊的是人的境界。梅強始終堅持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自覺傳承弘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在雪域高原鐫刻奉獻足跡,用忠誠履職彰顯援藏豪情,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革命理想高于天,一心為黨、熱愛邊疆、犧牲奉獻的人生底色,用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在世界屋脊譜寫了忠誠之歌,他是援藏干部的優秀代表,更是湖北公安的英雄楷模。
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時指出:“援藏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崇高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顯著優勢。缺氧不缺精神,這個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們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這個事情必須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援藏精神,不僅體現在對高原自然環境的挑戰上,更體現在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忠誠與奉獻上,是愛國主義與忠誠擔當在雪域高原的生動實踐。這種精神,在新時代援藏工作中尤為需要,在新征程各行各業中不可或缺。
英雄雖逝,精神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