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6q0m0"><sup id="6q0m0"></sup></ul>
  • <ul id="6q0m0"><dfn id="6q0m0"></dfn></ul>
    <dfn id="6q0m0"></dfn>
  • <strike id="6q0m0"></strike>

    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從“九龍治水”到“攥指成拳”:看吉林長春朝陽公安的“楓橋經驗”進階之路
    時間:2025-07-14 10:45來源:吉林省長安網責任編輯: 陳言

    近年來,吉林省長春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錨定“把訴求當家事、把群眾當親人”的工作思路,深度融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依托人員專業優勢,將以往的“九龍治水、哪疼醫哪”變為“攥指成拳、系統施治”,著力構建起環環相扣、銜接有序的基層治理“橋頭堡”。

    下好基層治理“先手棋”

    朝陽區前進街道的華宇社區居住人口結構多元,業態豐富,煙火氣十足,然而其背后是基層治理不得不面對的“三多”難題——矛盾糾紛多、安全隱患多、民生訴求多。

    為破解治理困局,朝陽分局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和實體化運行為契機,推進“三進”工作:派出所所長進街道(鄉鎮)黨政班子、社區民警進社區(村)“兩委”、專職輔警進網格。這一機制打破了條塊分割的壁壘,推動社區警務實現從“下社區”到“在社區”再到“融社區”的轉變,居民們也更愿意向民警敞開心扉。

    5月1日,華宇社區民警馬遠喆像往常一樣在負責的樓棟間走訪。剛走到單元門口,一股燃氣味引起了他的警覺。經排查,氣味兒可能源自4樓的彭某家。

    “彭叔,我是社區民警小馬,是不是家里燃氣沒關好?”“別管我,我就是想‘解脫’!”

    “彭叔,生病了咱們好好治。家里有困難,咱們一起想辦法解決。您先把門打開,咱爺兒倆好好聊聊。”馬遠喆一邊勸說,一邊聯系老人的妻子、網格長和燃氣公司工作人員。

    或許是民警的真誠打動了老人,門開了。馬遠喆立即進屋開窗通風,第一時間關閉了燃氣總閥門。危機雖然解除,但他沒有離開,而是坐下來陪老人談心,直到幫助老人解開心結。

    截至目前,朝陽區已有近千名派出所所長、社區民警、專職輔警和警務助理完成了角色轉變,持續為基層治理體系注入生機與活力。

    繪好平安穩定“實景圖”

    “太感謝你們了,現在晚上終于能睡個安穩覺了……”4月7日,家住朝陽區清和街道普慶社區的趙先生對前來回訪的社區民警和調解員連連道謝。就在一周前,他家樓下的音樂大排檔還讓他深受噪聲困擾。

    “調解工作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強調全程負責、一管到底,確保每一起糾紛真正得到徹底解決。”朝陽分局戶籍大隊民警張寵說。

    回訪是矛盾糾紛化解閉環管理的關鍵一環。如今,在科技賦能下,閉環管理有了更堅實的支撐。朝陽區積極探索“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運用大數據技術構建縱向貫通區、街道、社區,橫向聯通相關部門的信息系統。依托基層綜治網格中心規范化建設,該平臺集指揮調度、信息查詢、督辦反饋、考核監督和可視化管理等功能于一體,持續延伸智慧治理觸角。

    在日常矛盾調解實踐中,朝陽區綜治中心發揮“指揮中樞”作用,建立“中心牽頭+三所聯動+部門協同”工作機制。派出所、司法所、簽約律師事務所緊密配合,將法治思維貫穿矛盾化解、訴求回應全過程;專業部門和組織則憑借業務專長和身份靈活性優勢,通過系統集成和協同聯動,實現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有效應對城市化進程中復雜多變的治理挑戰。

    為構建全方位監督格局,朝陽公安機關全面推行公安分局副局長、治安大隊大隊長、派出所所長“三長”盯辦機制,層層壓實責任,確保矛盾糾紛“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今年以來,全區民警共妥善處置矛盾糾紛類警情6600余起。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chinagohig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