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6q0m0"><sup id="6q0m0"></sup></ul>
  • <ul id="6q0m0"><dfn id="6q0m0"></dfn></ul>
    <dfn id="6q0m0"></dfn>
  • <strike id="6q0m0"></strike>

    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誰來監督法官?江蘇法院用閉環監管打造公平正義“守護圈”
    時間:2020-09-06 20:56來源:中國長安網責任編輯:陳言

    中國長安網記者 黃雨婷 馬守玉

    “院長也判案子?判了誰敢管啊?”

    “法官錯判怎么辦?”

    “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小不點’,法院會管嗎?”

    司法監管不嚴,公正就可能跑偏。面對老百姓的諸多疑問,江蘇法院在破解制約監督難題上下決心、出利劍。

    今年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江蘇法院結收案比仍達84.73%,同比上升1.15個百分點;一審服判息訴率86.56%,二審改判率、發回重審率分別為8.57%、3.86%,均優于全國平均水平。優異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監督機制的約束。

    江蘇法院是怎么做的?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長安網記者,答案是——打造事前、事中、事后閉環監管體系,積極破解“不想管”、“怎么管”和“管不了”的難題。

    不想管?賦權明責+細化職責+模式優化

    家住江蘇農村的陳某是一名普通農民工,因在一次工地事故中受傷致殘,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更令人氣憤的是,事發后,責任方包工頭逃之夭夭,要求建筑公司擔責又不知從何著手,陳某迷茫地徘徊在法院門前。一審和二審期間,因陳某提供的證據不足,建筑公司并未承擔責任。

    身體受傷、索賠無望,陳某一度產生了厭世情緒。

    “總得討個說法。”陳某把申請啟動審判監督程序的“狀子”,遞交到了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

    “會不會官官相護?省高院的法官會管這么普通的案子嗎?我一個小百姓去哪找證據、找什么證據?誰又想管我這農民工的小事呢?”

    “狀子”交上去了,可他心中難免犯嘀咕。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省高院的承辦法官不辭辛苦地前往當地住建部門、事發工地走訪調查,落實證據、還原事實,依法改判為——建筑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是他們給了我活下去的勇氣!”陳某得知結果后,喜極而泣。對承辦法官的細心、耐心和責任心,陳某贊佩不已。

    這不是偶然。如何讓陳某的經歷,成為必然和常態呢?江蘇法院系統早已進行了深入思考。

    “法官如果遇到案子‘不想管’、‘不敢管’,勢必會危害百姓利益、損害司法權威,必須出重拳遏制。”江蘇高院審判管理與信息技術處劉振處長告訴中國長安網記者。

    說干就干!江蘇法院系統啟動“以管促審”,動員思想、立章建制,通過明確、細化院庭長監管職責,堅持放權,不走審批制老路,同時又強化控權,對怠于行使或不當行使監管權的院庭長嚴格問責,著力解決“不想管”、“沒人管”的問題。

    “院庭長應當管,但也不能什么都管,更不能亂管。”《院庭長案件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各級法院靈活出臺相應文件,在“要管”的同時“嚴管”,系統設計對院庭長提出監管意見建議的時間、內容、節點、處理結果等,實現全程留痕,防止越權錯位。

    “既對法官提出了嚴格要求,同時又避免了裁判者被提線木偶式地操控,這個設計我要點個贊。”江蘇基層法院的法官,這樣評價此次改革的分量。

    同時,系統通過“可視化”監管平臺建構,優化模式設計,讓審執質效和工作指令能夠直觀呈現。紀檢監察部門也可借此直接嵌入式監督,有效降低廉政風險。

    怎么管?類案智推+強制檢索+信息公開+智能糾錯

    “我們兩個情況差不多,憑什么他的案子贏了而我就輸了呢?”

    的確,案件審理過程中“同案不同判”現象,會給司法公信力造成了很大負面影響。

    對此,江蘇省法院系統強制“類案”檢索分析比對,自動監控裁判結果,通過結果偏離度分析、預警提示,規范法官自由裁量權,推動“類案類判”。

    “強制檢索,看似增加了工作量,實際卻和類案智推功能一樣,為我們提供了很大幫助。”

    年輕的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法院法官助理高欣欣所說的類案智推功能,既能防止惡意訴訟,又能智推類案、指引裁判并監測預警,一舉多得。

    執行更是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指揮中心下設監管中心,專設平臺管案款、明案情,執行人員聞令而動,亂執行、選擇性執行、消極執行空間被有效擠壓。

    執行110微信服務號、智慧法院終端,重要流程節點信息自動推送,執行電子卷宗全景式公開......一系列信息公開舉措,也正在“倒逼”法官規范高效辦案。

    有錯字?監管系統嵌入自動校對軟件強制糾錯。

    “我審我案”他人不知?江蘇法院系統通過事中重點案件重點標注警醒,進行實時監控、動態跟蹤提醒,將進入流程后的案件,曬在陽光之下。

    亂裁判?審委會統一裁判尺度、專業法官會議前置過濾,杜絕自由裁量“任我行”。

    心存僥幸、不會有我?南京中院研發案件督辦、信訪、紀檢管理系統,相關處理數據載入法官檔案、定期通報;從送達到筆錄,系統智評資料是否齊全、程序是否合法,實現全員、全程、全案監管。

    管不了?四級評查+大數據+科學考核

    “看到這份判決書,我很感動,真正感受到了司法審判的實質公正。”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收到了一份來自某融資公司法定代表人楊某的感謝信。

    “本人由衷向貴院及合議庭表示感謝!”

    言真意切的感謝,源于該融資公司向蘇州市場監管局提起的行政訴訟糾紛案。案件審理中,法官堅持原則、不偏不倚、公正裁判,支持了融資公司訴求,獲得了當事人的高度稱贊。

    融資公司能夠有底氣“以小博大”,在訴訟中大獲全勝,正顯現了閉環監督體系的建設成效。

    去年,江蘇法院系統通過“一案雙查“查處違紀違法干警66人,加強監督制約,使信任司法、依靠司法成為該地維權的常態。

    從基層實踐看,東臺市人民法院深度運用智能辦案輔助系統,堅持三評查相結合,設四級質量評查體系,環環相扣,改革后,評查個案存在問題的占比大幅下降。

    “管不住,更多地是工作粗糙、想管而又無處下手。”為此,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托司法大數據,變粗放監督為精準監督。

    庭審遲到、早退、離席、打電話?著裝不規范、用語不文明?庭審核查系統會自動識別,短信通知法官、紀檢人員,并記錄存檔,作為法官業績考核依據。

    審判委員會系統“數字化”,研發工作量評估軟件,建立科學權重系數和評價指標體系,用大數據考核質效,掛鉤獎金、調配、評優資源,激發了法官辦案活力。

    “本案的法官們真正做到了案結事了、司法為民,切實讓當事人感受到了司法正義的陽光。”

    楊某飽含深情地寫下了自身感受,而這溫馨的畫面,不過是江蘇法院系統在監管閉環體系下踐行司法公正的一個小小縮影。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chinagohig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