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6q0m0"><sup id="6q0m0"></sup></ul>
  • <ul id="6q0m0"><dfn id="6q0m0"></dfn></ul>
    <dfn id="6q0m0"></dfn>
  • <strike id="6q0m0"></strike>

    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西藏林芝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履職解“僵局”,八年討薪路終得慰藉
    時間:2025-05-15 12:06來源:林芝政法微信公眾號責任編輯: 安羽

    近日,西藏林芝市人民檢察院辦理一起勞務合同糾紛民事申請監督案件,主動延伸檢察觸角,通過“釋法說理+司法救助”打破僵局,成功幫助一名古稀老人走出長達八年的討薪困境,以行動傳遞司法溫情,彰顯新時代檢察機關守護弱勢群體的堅定擔當。

    維權無果陷僵局

    2018年,農民工張某云參與西藏波密縣一處房屋建設工程,因包工頭朱某某去世,其應得工資未能結算,張某云自此踏上漫漫討薪路。

    由于關鍵證據缺失,張某云自2018年至2025年間多次起訴、上訴、申請再審、申請監督均未獲得法律支持。多年的訴訟歷程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也讓張某云深陷無助與迷茫。“為什么我明明干了活,法律卻不能支持我要回工資呢?如果這次申請監督還是無法獲得支持,我還會繼續申訴。”2025年2月,張某云再次向市檢察院申請監督。在對案件進行全面審查后,承辦檢察官了解到,本案缺失關鍵證據,且由于時間跨度較大,收集到其他證據支持張某云主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通過法律途徑追討工資已入窮巷。盡管檢察官對張某云無法追回工資深表同情,但囿于在案證據不足和張某云重復起訴的事實,只能在法律框架內依法作出不支持監督申請決定。

    釋法說理化心結

    檢察官深知,這場耗時良久的討薪案,背后關系著一個普通勞動者迫切的訴求和生活的希望,絕不是簡單的“不支持”便能了之。“我們檢察履職如果不能真正回應群眾訴求,而只是冰冷機械地走完流程了事,那么糾紛將無從化解,人民群眾也會對司法機關失去信心”。

    面對張某云的不忿與抱怨,檢察官意識到,有必要加強釋法說理,盡可能讓其了解目前不利的訴訟形勢,進而理性評估后續訴訟風險和成本,理智選擇維權方式,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對此,檢察官不斷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多次向張某云講解證據在訴訟中的重要地位,耐心解釋其訴訟失利的原因。“法律以事實為依據,證據就是事實的基石,只有具備充分有效的證據,法律才能支持你的訴求,如果證據不足,僅憑一面之詞斷案,法律的公正權威將無從談起。”隨著釋法說理的深入,張某云的情緒逐漸平復。同時,在初步了解張某云年邁多病、家庭困難,可能滿足國家司法救助條件后,檢察官本著“應救盡救”原則,耐心地向張某云介紹國家司法救助職能及申請方式,希望通過司法救助幫其緩解一定的生活壓力。在不斷的溝通下,張某云從最初的激動抗拒、自說自話,逐漸轉變為冷靜配合,開始正視并接受這場因證據不足導致的訴訟“僵局”。

    “逆行千里”解民憂

    “我現在明白了,沒有證據再申訴也是白費精力。希望國家能了解我的情況,對我進行救助。討不到錢,又花了那么多訴訟費、律師費,真的太困難了。”市檢察院在收到張某云的司法救助申請后,迅速啟動調查程序。面對案件跨省、當事人年邁體弱的難題,檢察官沒有止步于案卷材料,而是選擇跨越2600公里“用腳步丈量真相”,深入張某云戶籍地進行實地走訪。


    檢察官一行走訪村委會工作人員、調取醫療記錄、核實家庭收入,全面了解張某云生活狀況。調查發現,張某云夫婦均已年邁無力打工,社保金是全家唯一經濟來源,兩次住院更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村委會出具的證明和鄰里訪談,進一步印證了其生活窘迫的現實。為保障救助公正透明,在新津區檢察院的支持配合下,市檢察院于4月25日召開異地司法救助公開聽證會,邀請當地民政局工作人員、律師代表等參與聽證。聽證員一致認為:“張某云符合司法救助條件,檢察機關主動履職、跨省救助,真正體現了‘民有所呼,檢有所應’。”最終,市檢察院依法決定對張某云發放司法救助金2.5萬元,解其燃眉之急。當張某云用顫抖的雙手接過救助決定書時,眼眶濕潤,這起跨越八年之久的討薪案終是劃上一個溫情的句號。

    張某云國家司法救助案是林芝檢察踐行司法為民理念的生動縮影,當法律程序窮盡而正義仍未抵達時,檢察官沒有草草結案,而是懷著檢察人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主動延伸檢察職能,“跨省奔赴”推動司法救助填補權益保障缺陷,以行動詮釋司法的力度不僅在于懲惡揚善,更在于對弱勢群體的溫情守護!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chinagohig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