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訴狀、答辯狀是人民群眾參與訴訟的第一步。如何讓缺乏法律知識、不熟悉訴訟流程的普通群眾也能準確填寫訴狀?如何讓起訴狀更清晰、當事人填寫更便捷?如何進一步優化立案服務、切實打通訴訟服務“最后一公里”?2024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聯合印發了一份重要通知,針對11類常見多發的民事案件,制定表格化、要素式民事起訴狀、答辯狀示范文本,助力人民群眾訴訟更加便利,精準回應當事人打官司過程中的急難愁盼問題。
示范文本推廣應用以來,黑龍江全省法院做優輔導服務、做細應用指引、做深智能輔助、做實提質增效,助力當事人準確、全面地反映訴求,提升糾紛化解質效。當事人和律師越來越理解、認同這項便民舉措。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綏化法院是怎么做的!
綏化法院始終堅持“一要二統三抓實”工作思路,以“三爭”晉先為工作總抓手,深入推進“四化四解四到位”,聚焦群眾訴訟需求,大力推廣起訴狀、答辯狀等示范文本的應用,通過創新服務模式、拓寬宣傳渠道,強化培訓指導等一系列務實舉措,切實讓訴訟文書“看得懂、用得上、易操作”,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
暖心護航零距離,精準指導踐初心
綏化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接待當事人過程中,針對起訴狀填寫難點,提供一對一現場指導,結合示范文本逐項解析填寫要求,幫助當事人規范訴訟材料。
為確保當事人能夠準確規范完成訴辯狀的填寫,在訴訟服務大廳顯著位置放置紙質版參考文本,為當事人手寫提供直觀參照;配備專業導訴人員全程跟進,通過“一對一”精準指導,幫助當事人厘清文書規范要點。針對老年人等特殊群體,主動靠前服務,以耐心細致的態度協助梳理案件關鍵信息,努力實現訴訟文書“一次填準、一次通過”,有效減少群眾往返奔波,讓司法服務既有力度更有溫度。
優化路徑暢訴程,便民服務再提速
安達市人民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通過LED電子屏循環播放訴辯狀示范文本填寫演示視頻,以直觀動態的方式向當事人展示填寫流程和要點,方便群眾學習參考。
為打破群眾獲取訴辯狀示范文本的渠道壁壘,全面開啟線上線下協同推進的創新推廣模式,線下在訴訟服務大廳醒目位置提供空白紙質示范文本,放置訴辯狀示范文本二維碼,設立填寫指南宣傳展板,利用電子顯示屏循環播放填寫流程視頻;線上通過微信公眾號、訴訟服務網等平臺宣傳推廣示范文本,詳細告知示范文本的獲取途徑。通過雙向發力,讓訴辯狀示范文本觸手可及,不斷提高群眾訴訟體驗。
深耕培訓強實踐,座談交流見真章
綏化中院聯合綏化市律師協會召開訴辯狀示范文本推廣應用培訓會,以典型案例為切入點,向參會律師詳細講解訴辯狀示范文本的填寫規范、重點要素及注意事項,提升法律工作者對示范文本的應用能力。
海倫市人民法院邀請轄區律師召開專項工作研討交流會,圍繞要素式起訴狀、答辯狀示范文本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展開深入討論,聽取律師意見建議,共同探索優化示范文本應用的有效路徑。
明水縣人民法院干警主動走訪轄區律師事務所,向律師介紹訴辯狀示范文本的優勢,現場演示文本填寫方法,解答律師疑問,推動示范文本在法律實務中的廣泛應用與普及。
為推動訴辯狀示范文本應用向縱深發展,綏化兩級法院深化司法協作,主動對接律師協會開展專項賦能行動。通過舉辦市、區兩級訴辯狀示范文本專題培訓會,圍繞起訴狀、答辯狀的重要意義、填寫規范及要點解析進行系統講解。同時,搭建溝通橋梁,通過座談交流、律所走訪等多元形式,廣泛征集律師群體的實踐反饋,聚焦應用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動態優化指導方案,形成“培訓+反饋+改進”的閉環工作機制,切實提升訴辯狀示范文本的實用性與適配性。
黑龍江法院將以標準化訴訟文書為橋梁,暢通群眾參與訴訟渠道,優化示范文本應用流程,著力構建更加高效、便捷、優質的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切實將司法為民理念轉化為群眾可感可及的司法實踐,推動司法服務質量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