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近年來,黑龍江省海倫市人民法院積極探索少年審判工作,圍繞“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針,秉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建立“三審合一”審判模式,推進專業化審判團隊建設,秉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理念,創新涉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的各項機制,努力為未成年人撐起一片法治藍天。
一間“工作室”讓愛潤物無聲
近年來,校園安全一直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為此海倫市法院主動延伸司法職能,展現司法擔當,2月28日,在海倫市第一中學成立了全市首家“心靈直通工作室”,聯合學校以該工作室為平臺,以“法治教育+心理輔導”為基本遵循,探索“心理咨詢+心理矯治+情感修復”的心理疏導模式,對內心遭受創傷的青少年進行專業心理安撫,引導其陽光面對生活,學會自我保護,同時針對學生的認知障礙、情緒障礙、人格障礙、青春期心理障礙進行疏導和矯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積極構建平安、和諧、法治海倫和美麗校園。
經過幾個月的經驗積累,海倫市52所中小學全部開通了“心靈直通工作室”,并以此為依托,從增強未成年人法治觀念、提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質效出發,結合涉未成年人案件反映的問題和風險,精準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課程,方便學校按需“點單”。截至目前,“心靈直通工作室”開展各類法治宣講30余次,受眾近兩萬人次。
今年7月,海倫市法院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問卷調查活動。調查問卷涵蓋了學生對于校園欺凌現象的經歷與了解等,共收回有效問卷23989份,覆蓋全市76.6%的中小學生。在數據分析、查閱相關文獻并結合實際情況的分析評估基礎上,撰寫出《海倫市城鎮中小學校園安全現狀調查報告》,并與教育局相關領導進行交流探討,為深入落實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涉校涉教矛盾糾紛源頭治理、未成年人綜合保護體系建設的工作的推進提供了理論依據,從而相繼打造出一系列常態化協同工作板塊,推進平安校園建設機制。
一份“提示書”長久“未”愛護航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父母雙方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這是《海倫市人民法院關愛未成年人提示書》中的一段話。
5月10日,海倫市法院向一起離婚案件的雙方當事人發出《關愛未成年人提示書》,這是綏化兩級法院發出的首份關愛未成年人提示。楊某與王某因家庭瑣事產生矛盾起訴離婚,在訴訟期間,兩名未成年子女跟隨楊某生活。承辦法官向雙方發出《關愛未成年人提示書》,并通過現場閱讀的方式提示雙方當事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刻關注子女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給予未成年人子女足夠的關愛,無論雙方感情如何變化,都應當一如既往從愛出發,為孩子的成長護航,最大限度避免離婚訴訟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影響。
“我們雖然離婚了,但還是孩子的父親母親,對孩子的愛不會減少,法官對孩子的成長都能這么上心,我們做父母的沒有理由不用心,我們會更愛孩子,您放心吧!”收到提示書后,當事人隨即表示會認真遵守提示內容,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
從《人身安全保護令》《家庭教育令》到《關愛未成年人提示書》,均是海倫市法院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改善未成年人家庭生活環境的重要方式,為促進家庭和諧、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貢獻著法院力量。
一個“工作模式”撐起“未”來一片天
“如果沒有‘法官媽媽’的挽救式裁判,就沒有我的今天,我會感恩一輩子!”已經參加工作的小雨說。
2016年正在上初四的學生小雨,在晚飯時與同學發生口角直至動手糾纏在一起,被同學勸解后又再次發生激烈口角,順手掏出折疊刀把小威腹部扎傷,檢察院以故意傷害罪起訴至法院,法院經過多方走訪、調查,得知小雨已得到小威及父母的諒解,鑒于小雨認罪態度較好,確有悔改表現,其所在學校也請求對其從輕處罰。承辦該案的法官充分考慮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性,秉承“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在對小雨及其監護人進行深刻思想教育和耐心細致的疏導后,依法決定對其判處緩刑的處罰,幫助小雨沿著正常的人生軌道開始新生活。
8年后,小雨大學畢業順利參加工作,他非常感激法院這8年來的持續回訪、幫教,讓他得以回歸正常生活。作出這份“依法從輕處罰”判決的是海倫市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艷潔,她是法官,也是一位母親,多年的少年審判工作經歷讓她越發感受到,少年審判不是單純的懲罰,而是挽救與關愛,用她的話說,這種幫教應該是“終身制”的。一聲聲“法官媽媽”“法官爸爸”,道出無數少年審判法官最動人的名稱,正是因為對少年審判的責任與愛,法官們在少年審判生涯中,一直致力于引導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助力學生陽光成長。
為更好地實現這個目標,海倫市法院創新建立創新“1+2+4”防護型少年審判“海倫模式”,“1”指的是一個中心點,即審判圍繞青少年權益特殊、優先保護這一個中心點,“2”指的是兩個板塊,即司法預防、司法救助兩個板塊,“4”指的是四大環節,即健全挑選合適成年人在場、社會調查、心理疏導、判后回訪四大環節。在三審合一模式下,與家事審判庭聯合開展“圓桌審判”方式,以淡化審判場所的威嚴氣氛,減少未成年被告人在庭審中受到的思想壓力,少年審判團隊在保證案件審判質量的同時,更注重將精力放在對判后未成年犯的挽救和幫教上,自少年審判成立以來一直秉承回訪幫教的優良傳統,而且不斷創新幫教途徑和方式,全力挽救罪錯青少年。
“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我們會全力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失足少年,會竭力引導他們迷途知返,幫助其更好地回歸社會。”海倫市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