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晉城景德橋畔,青石板路蜿蜒如帶,千年古橋橫跨碧波,將歷史厚重與現代治理悄然銜接。晉城市公安局城區分局西街派出所扎根這片文化沃土,將古橋“石拱同心”的建筑智慧融入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打造“晉德”調解品牌——取“晉”城千年文脈,融“德”治傳統精髓,構建起“三級聯動、四步解法、五維調處、八項原則、十德潤心”的全鏈條調解體系,生動踐行了“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理理念。
三級聯動 古橋石拱織密調解網
“王大爺幫我們說和時,把兩家祖輩共用排水渠的老交情都翻出來了,心結一下子就解開了。”今年3月,西大街社區兩位因排水糾紛積怨的鄰居,在“晉德調解驛站”網格調解員的勸說下握手言和。
這是西街派出所“網格調解點——專業調解室——聯合調解庭”三級聯動機制的日??s影。在古橋旁設立“晉德調解驛站”,吸納“老鄰居”“鄉賢”等30余名本土調解員,化身網格“活探頭”;建成標準化調解室,配備2名專職調解員,實現糾紛“初分流”;聯合法院、司法、社區成立“晉德堂”聯合調解庭,??小坝补穷^”;探索受理、診斷、調解、回訪的“四步解法”,形成矛盾化解“全閉環”。
今年以來,該機制化解重大糾紛4起,調解成功率同比提升25%,真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難事庭內終結”。
五維調處 三面鏡子照見法理情
“您看這外掛支架多危險,再想想,您倆家住樓上樓下的,抬頭不見低頭見……”5月23日,社區民警郜揚帆在“晉德調解驛站”為安裝空調外機而引發的矛盾雙方做調解。
他根據派出所獨創的“三面鏡子”工作法:用放大鏡找出“都希望房屋安全”的共識,用顯微鏡比對安裝規范細節,用望遠鏡勾勒“和諧鄰里長遠受益”的圖景。配合“五維調解法”——算清法律風險賬(可能面臨的侵權責任)、道德成本賬(社區口碑影響)、時間精力賬(訴訟耗時)、社區聲譽賬(信用積分掛鉤)、長遠利益賬(房屋保值增值),讓樓上王某與樓下宋某從“對峙”轉為“共商”。最終雙方在調解協議上簽字,物業同步對住戶王某未在指定位置安裝空調的情況出具整改書。
這套融合“法理、情感、利益、文化、心理”的立體解法,推動95.5%損害賠償糾紛當場化解,糾紛復發率低至1.5%。
八項十德 石橋智慧潤澤居民心
“您看這橋墩和橋拱,離了誰都不成!”調解室內,社區民警耿晉霞正勸說著因房屋租賃合同而起沖突的住戶,“您看這橋拱歷經千年還這么結實,靠的是石頭之間的‘讓’勁兒。”
西街派出所將景德橋中的建筑智慧轉化為八項調解原則,取“石拱同心”之意,引導雙方共商解決方案,最終實現“雙贏”;借“流水不腐”理念,建立每周滾動排查機制,今年以來提前介入化解苗頭性糾紛21起;以“明鏡高懸”原則設置“明鏡臺”,全程公開調解依據和流程,群眾滿意度達98.6%。
此外,派出所更將千年德治理念具象化為“十德潤心”工作法。“仁”字訣化解婚姻糾紛時,調解員會帶當事人重走古橋,讓他換位思考;處理商鋪糾紛時,以“義”字立規,在協議中嵌入“文明經營”條款;面對情緒激動的當事人,先用晉城方言版《調解三字經》“禮”字化人,消除當事人抵觸心理;“智”字賦能,組建由老黨員、退休法官組成的“德法智庫”,出具專業意見40余次;“讓”字促和,設立“讓步激勵機制”,32起糾紛通過“各退一步”達成和解。
“古橋新治,關鍵在把德治‘軟實力’轉化為法治‘硬支撐’?!彼L侯磊說到。當法治與德治的和風拂過古橋石刻,西街派出所正在基層治理畫卷上勾勒出“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生動注腳,續寫著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基層篇章。
來源:晉城城區公安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