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6q0m0"><sup id="6q0m0"></sup></ul>
  • <ul id="6q0m0"><dfn id="6q0m0"></dfn></ul>
    <dfn id="6q0m0"></dfn>
  • <strike id="6q0m0"></strike>

    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人大代表熱議最高檢工作報告,三個關鍵詞值得關注!
    時間:2025-03-09 16:38來源:檢察日報正義網責任編輯: 安羽

    敢擔當勇作為

    以法治之力服務大局

    ——全國人大代表熱議最高檢工作報告之一

    三月的北京,春意盎然,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全國兩會如期而至,人民大會堂前紅旗飄揚,代表委員們齊聚一堂,共商國是,展現出一幅生機勃勃、充滿希望的畫卷。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前,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高子程在被記者問及對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有何期待時說:“將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作為一種價值追求,我覺得是非常值得贊賞的。”

    3月8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淮北市委書記、淮北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汪華東在會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一年,檢察機關在服務大局、保障民生方面積極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做了大量工作,我們淮北市檢察機關做得很好,也為全國檢察系統點贊。”

    3月8日10時許,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應勇作最高檢工作報告。一組組扎實的數據,一個個鮮活的案例,是向全國人民提交的2024年檢察答卷。

    記者采訪發現,安全、環境、發展是代表們熱議最高檢工作報告時的關鍵詞。

    字字句句體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海峽人才市場總經理吳小穎關注到,最高檢工作報告“2024年工作回顧”第一部分“強化檢察履職,促進更高水平平安中國建設”,提到了諸多與社會公共安全密切相關的內容。

    吳小穎代表指出:“作為一名人力資源工作者,我深知人才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安居方能樂業,要想留住人才,除了有好政策,安全兩個字是基石。沒有人愿意在不安全的地方生活、工作。最高檢嚴懲嚴重暴力犯罪,依法懲治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犯罪,維護網絡空間法治秩序,標本兼治促進社會安定。可以說,字字句句體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記者發現,最高檢工作報告提到了不少案例,如駕車沖撞行人的樊維秋案、校園持刀殺人的徐加金案、拐賣兒童的余華英案等。“這些案件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檢察機關依法提起公訴,妥善處理,用法治方式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吳小穎代表說。

    對于“安全感”,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廣德市新杭鎮金雞籠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楊廣奇同樣有話說:“聽了最高檢工作報告,結合平時了解的情況,我深深感受到檢察機關在維護農村社會安全穩定方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依法懲治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犯罪,如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從嚴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和‘黃賭毒’‘盜搶騙’等犯罪,依法化解矛盾糾紛、用心守護群眾身邊安全等等,這些工作都是檢察機關設身處地從人民群眾角度出發,依法履行檢察職能,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也讓人民群眾真正對檢察為民可感受、能體驗、得實惠。”

    樁樁件件守護綠水青山

    生態環境保護每年都是最高檢工作報告的重點,今年也不例外。

    汪華東代表說:“對于最高檢工作報告,我的關注點比較多,但最關注的還是圍繞跨界河流水環境治理的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我們淮北與安徽宿州、河南商丘等地交界,沱河、澮河等多條河流貫穿匯集,水系復雜,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面臨不少困難。這兩年,淮北市檢察機關依托‘府檢聯動’‘上下聯動’‘區域聯動’等機制,會同政府職能部門、相鄰檢察機關攜手推進多條跨界河流水環境共保聯治,解決了一批‘老大難’問題。我記得有這么一個案例,由于上游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不到位,下游水質惡化,檢察機關立足公益訴訟檢察職能,通過異地協作、加強監督,推動問題最終得以解決。”

    最高檢工作報告指出,2024年,最高檢會同公安部等制定辦理污染環境犯罪案件證據指引。檢察機關起訴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3.6萬人,辦理公益訴訟5.7萬件。最高檢會同生態環境部、水利部等深入開展長江、黃河、珠江流域水環境治理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推動全流域協同整治。

    這個問題同樣為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東營市濕地城市建設推進中心職工張金海所關注。作為一位生態環境專家,張金海代表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遞交了《關于支持東營為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開展多河流入海試驗的建議》。他告訴記者:“一方面要從生態環境保護技術上改善近海區域生態,另一方面也要對生態環境加大保護力度。檢察機關過去做得不錯,希望能再接再厲,持續發揮檢察公益訴訟的制度優勢,為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提供法治保障。”

    時時處處以高水平司法服務

    保障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黨的二十大報告部署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最高檢工作報告從協同推進反腐敗斗爭、著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護航金融高質量發展、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等多個角度進行了闡述。代表們也從不同角度關注了這些內容。

    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潛山市黃鋪鎮黃鋪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王紹南說:“最高檢工作報告提到,檢察機關協同推進鄉村治理,依法懲治農村涉黑惡犯罪,依法懲治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犯罪,筑牢耕地保護法治屏障,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等,讓我們看到了各級檢察院在涉農檢察工作中的不懈努力。”

    王紹南代表希望,針對農村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受家暴婦女、孤寡老人等特定群體權益保護,以及非法處置生產生活廢棄物、違法占用河道開展養殖等問題,檢察機關要充分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切實加大監督力度,推動這些問題治理。

    全國人大代表、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苗偉近年來一直關注中資企業“出海”的問題。他注意到,最高檢工作報告提到“以涉外檢察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

    “中資企業在‘出海’過程中,需要法治的保駕護航。”苗偉代表表示,“出海”企業需要充分了解和研究當地的法律法規和制度規范,并且要與時俱進地針對當前的國際司法環境進行分析研判。特別是在知識產權領域,企業經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比如商業秘密、專利權、著作權保護難題等等。建議檢察機關在這些領域給予企業相應支持和指導,用法治力量守護創新價值。

    從市井街道到農田阡陌,從鄉村治理到企業“出海”,檢察機關敢于擔當、奮勇作為,以法治之力守護著中國遼闊大地上欣欣向榮的宏偉畫卷。

    來源:檢察日報·要聞版

    記者:張羽吳貽伙

    編輯:潘若曦劉子昌張娟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chinagohig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